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怎樣解決隔代教育中的婆媳矛盾
謝老師2021-08-23 11:49【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婆媳之間相處,本就是一件棘手的問題,更何況,又牽扯到了下一代孩子養育的問題,更會讓新手媽媽們困擾,隔代教育是普遍存在于年輕父母和老人之間的問題,怎
婆媳之間相處,本就是一件棘手的問題,更何況,又牽扯到了下一代孩子養育的問題,更會讓新手媽媽們困擾,隔代教育是普遍存在于年輕父母和老人之間的問題,怎樣解決隔代教育中的婆媳矛盾?即使是有文化懂教育懂孩子的人,也會有角色混淆的情況,這不止存在于和婆婆之間的矛盾,而是普遍存在于年輕父母和老人之間的問題。
為什么婆媳矛盾容易
因為教育問題而激化?
劉墉是知名華人作家、畫家,他的書暢銷已久,影響頗大。
(孫女)千千和子川出生后,太太用手機拍了很多照片。回到美國,她動不動就掏出手機,秀給親朋好友看。劉墉忍不住對太太抗議說:“你不要總是秀照片,這樣,我會想他們想得受不了!”沒想到,太太馬上說:“你的兒子在臺北,你的女兒在北京!孫子和孫女是別人的孩子,他們不是我們的孩子!” 劉墉不服氣地反駁:“要是沒有我們,哪有他們?”太太卻說:“隔一層,就是隔一層!孫子和孫女,是兒子和兒媳婦的孩子。你不能夠搶你兒子和兒媳對孩子的愛;更不要奢望孫子、孫女愛你會遠超過愛他們的父母。他們將來能夠好好地愛自己的父母,就已經很好啦!”劉墉想了想:“咦,太太說得沒錯哦!”被太太如此“教育”一番后,劉墉很快調整了做爺爺的心態,時時用 “別人的孩子”提醒自己不要越界。
即使是高學歷,有文化,懂教育懂孩子的劉墉,也會有角色混淆的情況,就更別提絕大多數普通人。
角色位置混淆,邊界不清,是造成中國家庭矛盾常見的原因。
老人過度照顧和疼孩子,不設任何規矩,不僅造成孩子規則意識的缺乏,還弱化了家庭中的母親/父親角色。
再加上婆媳關系,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比較脆弱的關系,它由親子關系和夫妻關系延伸而來,丈夫是這段復雜關系中的關鍵人物。在很多家庭矛盾中,就是因為丈夫缺位或者不會處理,才導致了婆媳矛盾更加激化。
隔代養育不能一概而論
它有雙面性
每到放學時間,我們都會發現,學校大門外面候著的基本都是老人心理咨詢室設備。
隔代養育在中國普遍存在,具有現實意義:
一方面,祖輩照顧孩子,可以大大減輕年輕父母的生活壓力,另一方面,父母由于工作的忙碌,往往顯得更加急躁,而祖輩由于時間充足,對待孩子也更加有耐心。
當然,除了這些優勢之外,隔代養育也存在一些問題:
1、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長需求。
長輩大多數年事已高,受體力和觀念所限,他們并不鼓勵孩子在戶外奔跑,玩耍,而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在戶外盡情地和小伙伴玩鬧,對于身體發育和心理發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剝奪他們這一部分的需求,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影響。
2、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影響。
祖輩對于孩子事事遷就,甚至放縱、溺愛,容易使孩子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我們從諸多兒童心理咨詢個案中發現,某些隔代撫養方式可能會導致一些心理問題,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懼、性格孤僻、心理脆弱等。
如何處理隔代教育引發的
婆媳沖突?
大人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孩子會敏銳地捕捉到,有的孩子會利用這種矛盾來達成自己的目的,也有的孩子會因此產生挫折感和不安全感。無論哪一種,都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那么如何處理這類婆媳沖突呢?有以下幾點建議。
1、尊重老人,了解他們的出發點也是為了“愛”和“幫助”
對于很多老人來說,年輕時,他們忙于工作,很可能并不知道如何表達對子女的關切和愛,如今年齡大了,有了再一次表達愛的機會。他們便會把這份情感“補償”到了孫子的身上,因而就產生了“隔代溺愛”的現象。對于他們而言,這是老人的一種補償方式。
在說服老人時,“這樣對孩子身體不好”,“你這不是愛他,是害他”,這樣的說法很容易傷害到老人的情感,引起老人的憤怒:“難道我是故意對孩子不好嗎?難道我會害孩子嗎?”老人情緒一激動,就更聽不進建議了。
2、由丈夫主導,與老人溝通
婆媳出現不一致時,如果這時爸爸能站出來,從中積極調解,可以調停奶奶和媽媽之間的矛盾。而在平時,出現教育分歧的時候,盡量讓爸爸去和奶奶溝通,奶奶也會更容易接受一些。
3、借助權威、媒體的幫助去引導老人轉變觀念
有些老人比較固執,認為自己比年輕人有經驗,聽不進他們的建議。這時不妨借助報刊、廣播、電視等多種媒體,通過專家傳達新的和正確的教育理念,讓他們接受更多的信息。
老人都希望孩子越來越好,借助這些工具的宣傳,理由足夠充分,他們也會愿意做出改變。
4、感謝老人的付出,讓她感到被尊重
每個人都需要被肯定,老人也如此。平時要多感謝老人的付出。比如借著教育孩子的機會對孩子說:“奶奶今天辛苦了”。遇到一些問題時,也可以向她請教:“媽,你看我這么做對嗎?”
平時多給老人一些關心和交流,加深彼此的感情,也有利于在雙方有矛盾時相互理解和寬容。
5、冷處理
有時候分歧過大時,可以不與老人爭論,按照自己的方法教育孩子,對于老人的指責可以選擇性忽視,既可以堅持你的立場,也避免因爭執傷害到彼此的感情。
當老人在看到你的做法更有效時,她可能也會轉變自己的態度。
6、老人沒有教育孩子的義務,你是孩子的第一負責人
對于老人們來說,他們并沒有教育孩子的義務,只是出于愛和關心,才會幫忙照顧孩子。
所以,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你都要認識到這一點:你是孩子的父母,沒有誰能夠取代你養育和教育的責任和義務。
婆媳相處,三代同堂,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也非常考驗人的智慧和經驗。
希望你能在這段復雜的關系里,不斷地修煉自己,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換個角度想,總有一天,你也要成為別人的婆婆/丈母娘,你希望你孩子未來的另一半,如何對待你呢?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不合群的人的五大性格特征
下一篇:做全職太太、你有資格嗎?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