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從眾心理產生的原因及影響
謝老師2023-09-12 12:53【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分離社會規范,從眾心理的影響。我們對現實的看法未必是自己的看法。上期我們了解了從眾的三種行為模式,順從、服從、接納。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內容傾向于社會
分離社會規范,從眾心理的影響。
我們對現實的看法未必是自己的看法。
上期我們了解了從眾的三種行為模式,順從、服從、接納。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內容傾向于社會學和心理學兩個范疇,人群本身具有著易受暗示性,通過從眾的三種表現形式形成了微型社會的社會規范。同時,該社會規范也壓力于人群。用馬克思的話說,矛盾雙方相互轉化,相反相成。
從眾經典實驗之——謝里夫實驗
謝里夫實驗旨在研究社會規范的形成過程,他將社會規范分離出來,用從眾的角度進行了一次實驗。
實驗的參與者坐在一個漆黑的屋子里,在對面幾米的距離出現一個光點,起初光點并不移動,過了幾秒之后,光點開始不規則移動,最后消失了。現在要求被實驗者猜測光點移動了多少距離。
黑暗的屋子使人根本無法準確做出判斷,于是被實驗者大概預估了一個15厘米的距離,實驗者繼續重復這個程序,這次被實驗者繼續說出20厘米的距離,如此反復幾次以后,大概得到了一個平均值。
第二天,被實驗者繼續來到小黑屋,但是這次增加了兩名參與者,他們在前一天和被實驗者有著同樣的經歷,這兩名參與者很快根據第一天的經驗說出了一個自認最佳的距離,2.5厘米和5厘米。
在接下來的幾天,這個實驗反復的進行著,實際上光點最終并沒有移動,狡猾的謝里夫只不過利用了視錯覺上的似動現象心理咨詢案例分析。
聰明的你一定想到了,沒錯,實驗結果表明,三人最后的距離驚人的相似,而且更貼近于兩人組合的參與者,很明顯群體規范就這樣的產生了。
在此,我們對于社會規范的研究只限于從眾行為,影響社會規范形成還有著很多因素。(諸如文化規范等)
你真的覺得好笑了嗎?
謝里夫的實驗著重研究于從眾心理對于微型社會的影響,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人的這種易受暗示性非常有趣,看見別人打哈欠,自己也往往跟著打哈欠,喜劇節目中,背景笑聲的效果尤其明顯,這里插句題外話,不知諸位發現沒有,背景笑聲幾乎涵蓋了所有年齡段的笑聲,如果同齡人的笑聲更大的話,更容易引起我們一起發笑。
有心的朋友可以觀察一下,在年輕化的節目中年輕人的背景笑聲更大。(這里是順從還是接納?)
不僅是打哈欠,個體甚至會無意識模仿他人的動作,表情,口音,甚至呼吸頻率。
結語
本期我們從社會從眾行為作為切入點,一起學習了謝里夫的規范化形成研究,下期將繼續學習關于服從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茶壺心理,讓我們彼此成長,共同學習。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潑婦把男人累死,貴婦把男人慣壞
下一篇:傷害了別人對不起就夠了嗎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