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dhddf"><mark id="dhddf"></mark></p>

      <ruby id="dhddf"><mark id="dhddf"></mark></ruby>

        <ruby id="dhddf"></ruby>
        <del id="dhddf"></del> <ruby id="dhddf"><b id="dhddf"></b></ruby>
              <big id="dhddf"><ruby id="dhddf"></ruby></big>
              <pre id="dhddf"><mark id="dhddf"><progress id="dhddf"></progress></mark></pre><p id="dhddf"></p><p id="dhddf"><mark id="dhddf"><progress id="dhddf"></progress></mark></p>

                <p id="dhddf"></p>

              <ruby id="dhddf"><mark id="dhddf"><thead id="dhddf"></thead></mark></ruby>
                <output id="dhddf"></output>

              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視角看女大學生自虐式減肥成癮過程

              謝老師2021-05-24 15:3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成癮在臨床中有很多定義,這里是指不可自拔地投入某樣東西中,并且妨礙了生活、個人的發展。我們在這里對成癮進行兩個系統的解釋:一個叫精神動力學自我取向

              成癮在臨床中有很多定義,這里是指不可自拔地投入某樣東西中,并且妨礙了生活、個人的發展。我們在這里對成癮進行兩個系統的解釋:一個叫精神動力學自我取向,一個叫存在責任、意志取向。

              首先來看精神動力學取向。一個人成癮遭遇的第一個體驗就是急性自戀性危機,比如考試考砸了、失戀了、被別人劈腿了,或者做生意虧本了、家里面有人去世了。但凡威脅到自己的自戀完整性和穩定性的危機,都可以叫急性自戀性危機。自戀性危機會引發情感退行,這時個案就會使用兒童期或者更早期的一些情感來應對這個危機,比如大吼大叫、歇斯底里,或者僵化、木僵、被凍住等。

              心理咨詢的原則,心理咨詢師二級試題,心理咨詢師如何報考:存在主義心理治療視角看女大學生自虐式減肥成癮過程

              緊接著到了下一個階段,即尋求情感防御:主要應用否認和分裂。尋求情感防御的時候,因為情感退行,所以個案早期的情感被激活,但由于早期的防御又不能支持早期情感的泛濫性,于是他就要尋找一些外在的防御來抵消內在防御的失效,這個時候他可能會酗酒、游戲成癮、性或者愛上癮。這些上癮的客體,像酒精、愛、性高潮,實際上都是為了去抵消他內在防御系統的崩潰。當他對這些東西上癮的時候,一定會被他周圍的人或者他的一部分超我質疑,因此他就會使用否認和分裂,比方說我就喝這最后一杯,喝了再也不喝了,還一邊喝酒一邊扇自己耳刮子,這就是否認、分裂。

              第四個階段,通過魔術性力量將外化作為防御。也就是說,當他喝了酒之后,當他頻繁地經歷性和愛這樣的體驗之后,會發現自己跟之前不一樣了,好像覺得自己已經離開自戀性危機,好像已經超越了創傷,好像已經把自己治療好了。可是,這其實是外化作為一種防御,而這種防御仍然是更原始的。

              緊接著到了下一個階段——攻擊,這個時候成癮者情緒非常不穩定,可能會有一些沖動性的行為。他的內在有很多原始的恐懼被調動,還有很多死亡焦慮,感覺任何人都想迫害他。有的成癮者到這個階段可能會開始有被動性幻聽,他會覺得被所有人利用,失去了主體性。再下一個階段是超我分裂:要么頻繁地沖動地攻擊別人,要么頻繁地沖動地攻擊自己。到這個階段,吸毒的可能會開始賣淫,喝酒的可能會開始偷竊。最后一個階段就是達到快感,即他終于毀掉了自己,達到了毀滅的快感。

              以上是精神動力學自我取向對成癮階段或過程的闡釋,而存在責任、意志取向的理解,第一個階段是成為自身的意志消退。比方說,考試考砸了或者失戀了,這個時候有人批評他,或者他覺得失戀很羞恥,就會感到在關系中的自己,在考試中的自己是被壓榨或者是被剝削的,所以沒有辦法繼續成為考試當中的自己、戀愛當中的自己了。因為被懲罰、被拋棄了,所以成為自己的意志有一部分消退了。

              第二個階段是開始放棄成人責任。正常的飲食起居、自我照料可能都陸續被他放棄了,開始沉迷于成癮行為。第三個階段是抵消行為意義。到了這個階段,有人會勸他努力學習、上班,會對他說你不努力上班,怎么養活自己啊?你不努力學習,哪有未來啊?但是,成癮的人到了這個階段,就會認為我再怎么上班也不會成為什么什么,再怎么努力學習也不會考多少多少分,就是他會通過語言、行為來抵消自己行為的意義。

              第四個階段是夸大沖動性行為。沖動性行為在存在主義中被理解為荒誕,夸大沖動偶爾荒誕有關,但到了成癮階段就不是偶爾荒誕了,而是長期荒誕。緊接著是自我毀滅意志,比如在家里面摔東西,把自己過去得的獎狀、學歷或者榮譽等撕毀。下一個階段是意志的分裂與責任的沖突。這時他已經完全不能照顧自己了,開始有一些意識的崩潰,下一秒鐘要做什么完全沒有計劃,也沒有慣性,可能會有合并成癮,即同時對幾種東西上癮,比如可能對愛和性同時上癮報考心理咨詢師三級條件

              最后一個階段是責任、意志與行動的病理性融合。這個融合是面向死亡的,不是為了發展,而是為了消失;不是為了存在,而是為了毀滅,所以叫病理性融合。這就是存在責任、意志取向對成癮過程的理解。

              下面我講案例,首先做倫理聲明,在教學當中使用的案例都是被來訪者允許的。中國心理學會的倫理聲明里說得很清楚,如果你完整地講一個案例,需要來訪者的書面證明;如果你只截取這個案例中的一些片段,只需要來訪者口頭允許就可以。我覺得講課應該嚴謹,無論是講完整案例還是截取案例片段,都應該有來訪者的書面證明。我下面講的案例就有來訪者的書面證明,即來訪者書面授權可以作為教學使用。如果誰想看這個證明,可以跟我說,我會向中國心理學會提出申請;如果有第三方機構審查這個案例授權書,我也會提供給第三方機構看。倫理聲明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做。

              有一個女大學生,覺得男朋跟她友分手是因為自己太胖了。她身高1.7米,110斤左右,仍然覺得自己太胖。她問男朋友為什么要跟自己分手,她男朋友不予置否,沒有給她合理的解釋,她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于是就覺得是因為自己太胖了。之后,她就每天雖然準時上課,但白天一整天都不吃飯,想用饑餓療法減肥。她沒打算餓死自己,只是準備餓一周看看效果,所以會偶爾吃個蘋果。蘋果不頂餓,所以到了晚上實在餓得受不了時,她會點很多外賣。她寢室里的其他女同學都睡覺了,她就一個人開著小臺燈,在寢室的公共寫字桌上把這些外賣吃掉。

              她吃了很多外賣后很撐,躺在床上一個小時,然后起來摳吐,把吃的東西再吐出來,然后才能入睡。如果摳不出來她就沒法睡覺,因為太撐了。她就這樣持續了兩個多月。這時,她每天上課都感覺眼冒金星,覺得再這樣做會毀掉健康,但又忍不住。她忍不住白天想吃東西但又不想吃東西這種沖突,忍不住晚上餓到要點外賣這個感覺,也忍不住摳吐,總之一切都忍不住。

              這個成癮里面其實有強迫思維——成癮跟強迫經常共存。這個女大學生一方面有成癮行為,另一方面有強迫思維。她有一種自我的攻擊性、情感的隔離在里面。強迫有三個核心:自我攻擊、情感隔離、死亡恐懼。成癮實際上就是這三個部分的外化,所以成癮經常是強迫的行動化。

              她來找我做咨詢,我評估了她的知情意和病史,覺得可以先在我這里做談話治療——還沒有到服藥的程度。她知情意各方面還算比較統一,屬于比較中度的強迫加成癮,而且她的成癮行為對身體的傷害是慢性的。如果她酗酒,那就是另外一回事。診斷系統把這個叫攝食障礙,我不這么看,我認為她可能還沒有到此程度。

              首先我問她,當男朋友跟她分手又沒有給她合理解釋的時候,她對那個談戀愛時的自己的感覺是什么。她的感覺是再也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到談戀愛時的自己的感覺里去了。一個表現就是,她把跟男朋友在一起時穿過的所有連衣裙都扔掉了,這就表明她成為自身的意志消退了。我又問她,你白天不去吃飯,你的同學有沒有對你表達什么?她說有同學問她為什么不吃飯?她說我不想再去吃了。這就表明她不只是成為自身的意志消退,之前戀愛時喜歡吃菜的那個自己的意志消退,還有放棄成人責任,就好像等待別人來喂她這個嬰兒。精神分析把這個叫退行,存在主義把這個叫放棄成人責任。

              她上課時不能聚精會神,覺得學習沒有意義:雖然每天準時去上課,但成績在下降,所以她的同學問她,我看你每天都在課堂里坐著,為什么你的成績會下滑這么厲害?她就說我雖然坐在那里學習,但人在心不在。另外就是考試對她沒有之前那么重要了,這就是她在抵消她的行為意義。她在那坐著聽課,這是有意義的,她過去對考試有情感投入,現在也抵消掉了,這叫抵消行為意義。

              后來我就問她減肥的最終目標是什么?她說我要減到100斤或90斤以下,這樣就沒有男人拋棄我了。精神動力學稱這個為通過魔術性力量將外化作為防御,存在主義叫夸大沖動性行為,就是她減到90斤還是100斤這個目標是不準確的,沒有經過慎重的考量,所以這實際上是個沖動性的目標,然后她把這個目標夸大。為什么夸大呢?因為她覺得如果減肥到目標斤數就可以征服所有男人,或者所有男人都不會拋棄她了。

              我又問她,你在摳自己嗓子眼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她說我的感覺就是要把整個胃里的東西都吐干凈,就連腸子、膽汁都要吐出來了。這個就是自我毀滅意志,即自己掏空自己——催吐這個行為的象征就是自己掏空自己。她又無數次在晚上睡覺之前想明天白天怎么堅持,幾點鐘吃個蘋果,然后無數次在太陽落山時想今晚點什么外賣。她晚上嫌棄白天的自己,這就是意志的分裂、責任的沖突:吃蘋果的責任是為了減肥,晚上吃宵夜的責任是為了填飽肚子,這兩個責任是沖突的。在精神分析里這叫超我的分裂。

              還有就是,每晚她摳吐完以后,會覺得這一天的事情做完了,這就是儀式化行為,即分裂的行為、沖動的行為、夸大的行為做完了,她可以安然睡覺了。在安然睡覺的過程中,她感到自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中得到一種滿足,這實際上就是責任、意志與行動的病理性融合。她肚子里面空空如也,既嘗過美食,又達到了減肥目標,她自以為這是健康的整合,但其實是病理性融合。

              很贊哦! (人閱讀)

              文章評論

              您對本文有什么想法?說點什么吧
              • 全部評論(0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站點信息

              • 網站名稱幸福心理網
              • 建站時間:2011-11-11
              • 文章統計:共2590 篇
              • 文章閱讀:共239597次閱讀
              • 統計數據百度統計
              • 微信公眾號: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p id="dhddf"><mark id="dhddf"></mark></p>

                  <ruby id="dhddf"><mark id="dhddf"></mark></ruby>

                    <ruby id="dhddf"></ruby>
                    <del id="dhddf"></del> <ruby id="dhddf"><b id="dhddf"></b></ruby>
                          <big id="dhddf"><ruby id="dhddf"></ruby></big>
                          <pre id="dhddf"><mark id="dhddf"><progress id="dhddf"></progress></mark></pre><p id="dhddf"></p><p id="dhddf"><mark id="dhddf"><progress id="dhddf"></progress></mark></p>

                            <p id="dhddf"></p>

                          <ruby id="dhddf"><mark id="dhddf"><thead id="dhddf"></thead></mark></ruby>
                            <output id="dhddf"></output>
                          www.gaoav.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