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棘輪效應」真的和無窮無盡的欲望有關嗎?
謝老師2022-05-08 08:30【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經濟學家杜森貝利曾經反駁過經濟學家凱恩斯的主張,凱恩斯認為“消費是可逆的”,而杜森貝利卻反對絕對收入水平變動必然立即引起消費水平的變化這一觀點。他
經濟學家杜森貝利曾經反駁過經濟學家凱恩斯的主張,凱恩斯認為“消費是可逆的”,而杜森貝利卻反對絕對收入水平變動必然立即引起消費水平的變化這一觀點。
他認為消費決策還取決于消費習慣,而這種消費喜感取決于多項不確定因素。
杜森貝利的主張可以衍生出一種消費觀念,也可以用司馬光的一句名言概括: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這就說明了,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后具有不可逆性,易于向上調整,難于向下調整。消費者更加容易隨著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費,但是不容易因為收入的降低而減少消費。這種特點其實就是「棘輪效應」。
不得不承認的是,「棘輪效應」是出于人的本性產生的。欲望是人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有了欲望,人就會千方百計地去滿足。
對于欲望,我們不能扼制也不能放縱,避免盲目壓抑和過度放任。
在歷史故事中,許多名流大家的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都較為嚴格,一些成功的企業家甚至給孩子的零花錢也少之又少、讓孩子趁課余時間四處打工。他們這種做法一定程度了減少了「棘輪效應」帶來的影響,培養出孩子儉樸自立的性格特質。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作為世界首富,個人資產總額達上百億美元。但在接受巴黎的媒體采訪時,他表示將要把自己的巨額遺產返還給社會,用于慈善事業,而給自己的子女的繼承只有他巨額身價里的幾百萬美金心理咨詢中心。
對于感情,「棘輪效應」也發揮著它無孔不入的影響。金庸的小說《神雕俠侶》中郭襄作有一首著名的詩,“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斷腸崖前憶故人。”
對于郭襄也好,對于其他人也是,如果在年少時遇見太驚艷的人,便會不由自主地提高擇偶標準,很難再對其他人動心。心中裝了一個得不到的人,從此其他人在眼中不過是蕓蕓眾生,這是人性,也是本能。
- END -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你了解0-1歲寶寶的心理狀態嗎
下一篇:情緒低落時如何調節?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