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臉皮薄是病嗎?如何改變?
謝老師2021-05-30 18:3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生活中,你會遇到這樣一種人,他們好像天生就臉皮薄,總是會不好意思,臉皮薄意味著做事的時候總是畏手畏腳,說話的時候低聲細語,臉紅緊張等一系列效應也會
生活中,你會遇到這樣一種人,他們好像天生就臉皮薄,總是會不好意思,臉皮薄意味著做事的時候總是畏手畏腳,說話的時候低聲細語,臉紅緊張等一系列效應也會隨之而來,一切感受都源于自己,可結果自己說了不算,因為你的臉皮薄,讓你失去很多,那么臉皮薄是病嗎?如何改變?
臉皮薄是病嗎?如何改變?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其中,超我是追求完美,遵循道德原則。
超我的生成很大一部分來自原生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若父母總是用很高的準則要求孩子,久之,父母的這些要求就會內化為孩子的超我。在他內心里總有一個聲音像父母當初那樣指責他,挑剔他,嘲諷他……
超我過分強大的人,往往是追求完美的人。他們不允許自己有一點瑕疵,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會在心里找自己的毛病。
超我過分強大的人,十分在意別人的眼光。做事之前,他們先想別人可能的反應,越想越緊張,于是干脆放棄。
因此,臉皮薄的人是超我很強大的人。他們有道德潔癖,總認為自己不夠好,因而不敢向別人展示自己;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為了討好別人常常委曲求全;自我價值感低,不敢滿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查閱相關資料,發現“臉皮薄”是動物界的一種先天屬性,本質是一種生物原始本能的自我保護機制。
在生物尚未完全進化的遠古時期,靈長類動物大都集群生活。
一旦其中一只做了什么不符合集體常規的事情,就會被其他成員排斥甚至拋棄心理咨詢軟件。
被種族拋棄的個體很快就會被獵殺,所以靈長類動物慢慢進化出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會盡量不去做那些可能會觸怒其他群體成員的行為,這是“臉皮薄”的生物學根源。
直到現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構造里,還保留著這種自我保護的基因。
它讓我們在有沖動去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會產生本能的恐懼。
但這種恐懼,常常是多余的。因為人類社會已經構建起足夠安全的文明環境,那些讓我們有些畏畏縮縮的事情,實際是不會給我們帶來生存的危險。
“臉皮太薄”怎么辦?
正視自己,承認害羞:要想改變自己害羞的情況,首先要正視自己,明確自己害羞的性格,同時要承認、接納害羞。適度害羞只是人類對外界環境的一種本能反應或自我防衛方式,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出現過害羞的情況,害羞并不是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也并不會讓自己與別人格格不入。
接納自己,讓自己擁有自信:接納很重要,重要到你不接納自己,你可能一直都體驗不到,你的價值究竟在哪里,你的自我界限到底又能延伸到哪個寬度,眼皮薄的人自尊心強,而自尊心強的人大多數都是自卑者,所以適當提高自信,對臉皮薄的人來說尤為重要。完全接納自己才能真正自信。
相信自我,積極嘗試:在克服害羞的過程中,“第一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勇敢、自信地邁出第一步,才有改變自己的可能。因此,害羞者要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鼓起勇氣,積極、主動地與別人接觸、交談。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活躍型人格的人10大性格特點
下一篇:判斷兒童多動癥有哪些方法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