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你總是過度的付出到底為了什么
謝老師2021-07-02 15:3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我們在生活中總是甘愿付出,卻得不到任何回報,好像都是理所當然,從未有人在乎過你付出背后內心的無助與悲涼,你總是過度的付出到底為了什么?難道你就從不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甘愿付出,卻得不到任何回報,好像都是理所當然,從未有人在乎過你付出背后內心的無助與悲涼,你總是過度的付出到底為了什么?難道你就從不委屈嗎,覺得對你來說這是很不公平的嗎?一定會有吧,甚至你的心理會出現負面情緒,精神也會跟著崩潰,為什么你不打破這樣的平衡呢?
生活中我們是否也是曾經的過度付出著呢?剛開始我們好像擁有很強的力量一般,使用者自己的強大技能,罩著周圍的人,讓他們得到利益按了,而周圍的人也似乎習慣了這樣的獲得與享受,可以積累一定的時間總會出現一個小事件將打破這樣的平衡。
我們自己因為發現這樣的付出養了一群白眼狼而中斷付出,而周圍得利者卻覺得你平常那么強這會作什么,以前都好好的,甚為不解。這樣我們不得不面對緊張的人際關系,不得不再次看到人情冷暖,甚至為懷疑自己在別人眼中不過是利用的工具而悲哀。
慘遭這樣的結局,我們不得不開始反省到底是自己做錯了,還是真的是人情冷漠不值得付出?
首先的問題是你照顧了全世界是否照顧好了自己?其實有些付出是越俎代庖的,而自己操的心也是過多的,這里不僅僅是指經濟上的付出,還有在某個位置上的合適態度,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做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態,若是為了逞一時之快證明自己,你會發現不僅僅在破壞秩序,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不能承受的壓力。如果我們還沒有達到無心不求回報的境界,最好還是先照顧好自己,因為沒有照顧好自己會更受苦。
另外我們這么付出是想證明什么呢?我們是有價值的、我們是重要的、還是我們是可愛的?然而自我證明的路是一條風險很高的動蕩之路。一個人要去蓋怎樣的萬丈高樓才可以填補內心的空洞?答案恐怕彈性極大因人而異,因為我們把個人的價值交給了不穩定的他人的評斷上了。
此外,我們還會發現其實周圍人是模糊的,不是他們無情,而是他們從開始就是這樣,是我們的多情顯得他們無情。我們教會他們享受卻忽略了他們也需要相應的付出,我們之間缺少一種互利互惠的平衡。我們從一開始就忘記了建立健康平衡的秩序又礙于情感,一直等待對方的覺醒,可惜到最后等來了失望。
可是親人之間這樣的說法會不會太理智功利缺少人情呢?是的,其實我們缺少的是愛,我們需要多一些關注,我們付出需要被看見,只要能看見再苦再難也是不怕的。所以我們也要學會“討愛”,讓我們在乎的親人知道我們需要怎樣的對待,也許我們可以撒嬌、生氣、使壞,反正要把自己內心深處最渴望的信息傳遞過去。否則一味付出就是憋氣證明的狀態,恐怕他們是真心沒看見!
別再過分付出了,也別在逞能證明自己的能力來喚醒驗證對方的悟性,先照顧好自己,用恰當的方式告訴對方你真實的感受與需要,換來良性的互動關系便不會累了!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人際關系之心理治療方法
下一篇:愛情三元理論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