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dhddf"><mark id="dhddf"></mark></p>

      <ruby id="dhddf"><mark id="dhddf"></mark></ruby>

        <ruby id="dhddf"></ruby>
        <del id="dhddf"></del> <ruby id="dhddf"><b id="dhddf"></b></ruby>
              <big id="dhddf"><ruby id="dhddf"></ruby></big>
              <pre id="dhddf"><mark id="dhddf"><progress id="dhddf"></progress></mark></pre><p id="dhddf"></p><p id="dhddf"><mark id="dhddf"><progress id="dhddf"></progress></mark></p>

                <p id="dhddf"></p>

              <ruby id="dhddf"><mark id="dhddf"><thead id="dhddf"></thead></mark></ruby>
                <output id="dhddf"></output>

              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少點同理心,世界不會變得更糟,你也許會過得更好

              謝老師2023-06-20 10:44【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同理心”這個詞,想必你已經聽過很多次了。這兩年這個詞已經用到了泛濫的的地步:你和你媽吵架是因為沒有同理心,你要理解她的痛苦;朋友和你傾訴最近的倒

              “同理心”這個詞,想必你已經聽過很多次了。這兩年這個詞已經用到了泛濫的的地步:你和你媽吵架是因為沒有同理心,你要理解她的痛苦;朋友和你傾訴最近的倒霉事,你要有同理心,千萬別說,這有啥的。

              網上出現了各種講同理心的文章,類似于《同理心:做個讓人舒服的共情高手》的書籍出了一本又一本。同理心可以提高情商,同理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甚至于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認為美國兩黨黨政激烈也是因為缺乏同理心,彼此之間存在“同理心鴻溝”。

              同理心好像成了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可是,同理心真的讓人情商更高了嗎?同理心讓世界變得更好了嗎?

              要解決這個問題,先得了解同理心是什么。咱們先來看幾個場景,看看你能看出些什么。

              歐小宅是個宅男,特別關心國家大事。最近國內發生了傳染病,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有沒有什么新消息。他既為那些深受病痛折磨的人感到痛苦,又為那些一線的醫務人員擔心。為了讓自己心安,他覺得應該做點什么,于是他動不動就在網上轉發一些某某地又有多少多少人感染的消息。

              三級心理咨詢師題,好的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關系:少點同理心,世界不會變得更糟,你也許會過得更好

              路小冷是個特別無情的人,他才不關心傳染病的事情,他覺得那些人死了就死了吧,相比于這些,他更關心自己的股票跌了沒。

              麻小云是個商人,他特別愛錢。他知道病人會痛苦,他為生病的人感到遺憾,但因為沒有體驗過,他并不理解這種痛苦。他想到現在人們需要口罩,這時候賣口罩一定能賺錢,于是他想法設法提供口罩,甚至還到國外運了口罩回來心理咨詢師心理問題

              錢小山是個特別自私的人,疫情發生,他第一反應是哪里的疫情最嚴重,那里離自己遠不遠。他看到疫情離自己很遠,所以并不怎么擔心;他覺得生病的人有點可憐,但自己并不痛苦,于是他給紅十字會捐了100塊。

              趙小心是個特別善良的人,他看到疫情,感覺病人們好痛苦,醫生們很偉大。他自己并不痛苦也不害怕,但是他想做點什么,想讓病人們不那么痛苦、醫生們不那么害怕,于是他參加了網上的心理援助組織。

              現在我給你說幾個詞:冷漠、同情心、同理心、慈悲、可憐,你能區分它們嗎?

              “冷漠”,是我根本就感受不到你痛苦不痛苦,你痛苦跟我沒有一毛錢的關系。路小冷的行為叫冷漠。

              “同情心”,是我承認你有痛苦,我為此感到遺憾,但是我自己沒有感同身受,我不理解你為什么痛苦。麻小云的表現叫同情。

              “可憐”,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情緒,專門針對那些“溫暖度”高、“能力”低的人。錢小山的表現叫可憐。

              “同理心”,我知道病人很痛苦,我理解這種痛苦和無助,這種痛苦就好像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歐小宅的表現就是同理心。

              那趙小心的表現呢?他知道那些人痛苦,但自己并不跟那些人一起痛苦,他有個更積極的心態:我要幫你解除痛苦。這個叫“慈悲”。

              那么,誰讓這個世界變好了呢?

              歐小宅,有同理心,同理心可以驅動他做些善事,也可以驅動他做些事情解除自己的痛苦。他的行為并沒有讓世界變得更好。

              麻小云并沒有同理心,他希望賺更多的錢,于是他賣口罩,救了很多人。

              錢小山也沒有同理心,他只關心自己,但是他捐了錢,能幫一個是一個。

              趙小心沒有同理心,他有的是“慈悲”,他愿意為別人解除痛苦。

              同理心并沒有讓世界變好,它會通過讓你痛苦來驅動你做些什么,但它只是善行的起點,只有慈悲心才能帶來真正的善行。

              你的感受只對自己很重要,你的行動才對世界很重要。

              我估計有些看客不服氣啦,同理心這么重要的東西,你講幾個故事就想把我忽悠瘸了啊。

              不不不,我可不是黑同理心,我是想說同理心很有用,但不是萬能的。同理心有沒有用,取決于它驅動你做了什么。

              心理學家發現,同理心發生的過程是這樣的:別人的痛苦——你的感覺運動感染、模仿和情緒感染開啟——自己也感受到痛苦——前扣帶回皮質體會到你因此產生的自身感受——你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感覺表示關注——尋找痛苦的意義。

              同理心不但能讓你感受到對方的痛苦,而且還能讓你感受到那個痛苦的意義,會讓你為了這個意義去采取行動。

              同理心能激發我們去做好事,同理心是一種偉大的人性。但是它不是萬能的,不能啥都靠同理心,它也有容易掉進去的坑。

              第一, 同理心并不可靠,因為它跟具體情境緊密相連。

              有些研究發現,我們更容易對自己所在的群體,也就是“我們”產生同理心,而對別人所在的群體,也就是“他們”不容易產生同理心。而對“我們”和“他們”進行區分是一種本能,我們會在幾秒內區分出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對自己人,人們愿意產生同理心,對別人不愿意了,這可是容易造成分裂和矛盾的。美國兩黨黨政可不是沒有同理心,恰恰是同理心太多了。

              對熟悉的人,我們容易產生同理心,對不熟悉的人,我們不容易產生同理心;對具體的事物容易產生同理心,對抽象的數字不容易產生同理心,乃至于斯大林說“殺死一個人是悲劇,殺死一百萬人只是統計數字”。

              第二, 同理心不是讓你更關注別人的痛苦,而是更關注自己的痛苦。

              同理心讓我們感受到痛苦,讓我們尋找痛苦的意義去幫助他人,但是我們總是更專注自己的痛苦。如果別人的痛苦很強,你也感受到特別強烈的痛苦,你反而不想去幫助別人了,你會想先救救自己。

              所以,醫生需要克制自己的同理心,病人是來找你看病的;心理咨詢師有時候可能也需要克制自己的同理心,來訪者是來找你解決自己的痛苦的,不是讓你陪著他痛苦的。

              與他人的痛苦保持適當的距離,能讓我們不被過于強烈的同理心牽制住,從而做出更理性的行為。

              第三, 同理心需要啟動情緒和認知兩種要素。

              認知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能量如果不補充,只消耗,是會用完的。這也解釋了前面兩條,正是因為需要消耗能量,所以需要分出親疏遠近,多給自己人同理心;正是因為需要消耗能量,所以過度的同理心,反而會干擾我們做出正確的行動。

              欣賞悲劇并不會把你變成好人,為他人的苦難共鳴并不代表善行。同理心只是善行的起點,慈悲心才能帶來真正的善行。

              你對疫情的關注當然重要,但是你能為他們做的,才更重要。

              區分自己的關注圈和影響圈,少關注你改變不了的事情,多關注你能影響、能做的事情,世界不會因此變得更糟,你反而會因此過得更好。

              很贊哦! (人閱讀)

              文章評論

              您對本文有什么想法?說點什么吧
              • 全部評論(0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站點信息

              • 網站名稱幸福心理網
              • 建站時間:2011-11-11
              • 文章統計:共16066 篇
              • 文章閱讀:共1631222次閱讀
              • 統計數據百度統計
              • 微信公眾號: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p id="dhddf"><mark id="dhddf"></mark></p>

                  <ruby id="dhddf"><mark id="dhddf"></mark></ruby>

                    <ruby id="dhddf"></ruby>
                    <del id="dhddf"></del> <ruby id="dhddf"><b id="dhddf"></b></ruby>
                          <big id="dhddf"><ruby id="dhddf"></ruby></big>
                          <pre id="dhddf"><mark id="dhddf"><progress id="dhddf"></progress></mark></pre><p id="dhddf"></p><p id="dhddf"><mark id="dhddf"><progress id="dhddf"></progress></mark></p>

                            <p id="dhddf"></p>

                          <ruby id="dhddf"><mark id="dhddf"><thead id="dhddf"></thead></mark></ruby>
                            <output id="dhddf"></output>
                          www.gaoav.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