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糖果效應
謝老師2021-10-12 18:3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糖果效應小劇場這天CC一臉著急的來找米醋:“米醋米醋,啊,我快瘋掉了,你知道嗎,這新賽季一開始,我就著急著開始上分,我現在一睜開眼就想玩游戲,腦子里
糖果效應小劇場
這天CC一臉著急的來找米醋:“米醋米醋,啊,我快瘋掉了,你知道嗎,這新賽季一開始,我就著急著開始上分,我現在一睜開眼就想玩游戲,腦子里全都是游戲,我該怎么辦啊,完全控制不住自己了。”
米醋笑道:“呦,你還知道一直玩游戲不好啊,我還以為你只享受上分的快樂呢。”
CC撓撓頭:“這不是急著想證明自己嘛……快救救我吧,我天天都打到禁賽,眼睛都快廢掉了。”
米醋嘆了口氣:“給你講個故事吧。心理學家薩勒曾經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
對一群都是4歲的孩子說:桌上放著2塊糖,如果你能堅持20分鐘,等我買完東
西回來,這2塊糖都給你。但是你如果不能等這么長時間,就只能得1塊,而
且是立刻就能得1塊!對4歲的孩子來說這確實是極大的誘惑。每個孩子都想
得2塊糖,但又不想為此忍受20分鐘的煎熬.如果想要馬上吃到糖,又只能吃1
塊。最后實驗結果表明:有2/3的孩子選擇寧愿等20分鐘得2塊糖。當然,他
們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把眼閉起來傻等,以防糖的誘惑,或者用雙
臂抱頭,不看糖或唱歌、跳舞。還有的孩子躺下睡覺。這一切只為了熬過20
分鐘!而1/3的孩子選擇現在就吃1塊糖。薩勒一走,1秒鐘內他們就把那塊糖
塞到嘴里了。”
CC一臉疑惑地問道:“可是這和我有什么關系呢,游戲是我的那塊糖嗎?可如果這樣的話,那獎勵給我的也是更多的游戲時間而已……”
米醋笑著回答:“獎勵也不一定就非要是游戲啊,你可以找點自己想做之前又沒有機會做的事情當作是獎勵,再或者別的什么也可以,反正能讓你覺得比游戲重要就好了。”
貓貓好像明白了點什么:“啊,我知道啦,我以后就對我自己說,如果我能一天玩游戲不超過一個小時,我就獎勵自己一個大雞腿吃,哈哈哈。”
米醋笑了:“可以是可以,不過,,,小心變胖哦。”
強調,強調一下
延遲滿足是指為了長遠的、更大的利益而自愿延緩或者放棄目前的、較小的滿足。從小時候的自控、判斷、自信的小實驗中能預測出他長大后個性的效應,就叫遲延滿足效應或稱糖果效應。
經過12年的追蹤,凡熬過20分鐘的孩子(已是16歲了),都有較強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滿信心,處理問題的能力強,堅強,樂于接受挑戰;而選擇吃1 塊糖的孩子(也已16歲了),則表現為猶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經質、好惹是非、任性,頂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傷害。在后來幾十年的跟蹤觀察中,也證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兩塊糖果的孩子,事業上更容易獲得成功。
小技巧
技巧一:延遲從一分鐘開始
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要遵循小步遞進的原則。也就是說,不要期望孩子一開始就能等待20分鐘。只要孩子能等上一小段時間,而且在等待的時間里不哭不鬧,就是在自我控制了。最初的延遲時間不要過長,否則會讓孩子灰心喪氣,放棄追求的目標和信心。
技巧二:等待時不要過分關注
延遲滿足是一種自律行為,可是孩子還小,往往需要通過他律才能做到延遲滿足。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可以讓孩子嘗試自我監督。孩子在等待時,爸爸媽媽可以做自己的事,不要讓孩子感覺正在看著他。
技巧三:采用代幣法來延遲滿足
代幣法也是延遲滿足的好方法之一。等孩子年齡稍大一點時,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約定,如果買新玩具,要用平時積累起來的“五角星”來進行交換。“五角星” 是平時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獲得的“獎勵”。一般在孩子積累到5次或10次后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孩子每次獲得“獎勵”的過程就是一種等待。爸爸媽媽每次給予獎勵的標準一定要統一,不能失去原則性。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鄙視鏈,鄙視里暗含著艷羨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