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疫情下如何進行心理危機心理干預
謝老師2021-05-14 10:44【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疫情期間人們的心理產生了變化,聽見疫情消息就會變得緊張,焦慮,擔心自己也患有新冠肺炎,疫情心理變化非常顯著,所以疫情下如何進行心理危機心理干預是尤
疫情期間人們的心理產生了變化,聽見疫情消息就會變得緊張,焦慮,擔心自己也患有新冠肺炎,疫情心理變化非常顯著,所以疫情下如何進行心理危機心理干預是尤為重要的,什么是危機心理干預?心理學領域中,危機干預指對處在心理危機狀態下的個人采取明確有效措施,使之最終戰勝危機,重新適應生活。
危機干預屬廣義的心理治療范疇。所謂“危機”,是指個體面臨重大意外事件或突然打擊時,超出其習慣的應付能力,無法維持平衡,產生巨大精神痛苦,甚至導致自殺、暴力等嚴重后果的緊急狀態。
實際上,危機干預是一個不斷被學習、實踐、發展的技術形式。按照目前的理解,危機干預是通過調動處于危機之中的個體自身潛能來重新建立或恢復危機爆發前的心理平衡狀態的技術形式。它的目的在于幫助受害者恢復,甚至提升他們對于危害的承受能力,盡可能的降低因危害所對自身造成的創傷。
心理危機干預的主要目的有二:
一、是避免自傷或傷及他人
二、是恢復心理平衡與動力。
在 疫情流行期間,有效的危機干預就是幫助人們獲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緩解乃至穩定由危機引發的強烈的恐懼、震驚或悲傷的情緒,恢復心理的平衡狀態,對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調整,并學習到應對危機有效的策略與健康的行為,增進心理健康。為了進行有效的危機心理干預,必須了解人們在危機狀態下有哪些心理需要。在疫情流行時期,人們會更關心個人基本的生存問題,如環境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有保障等;會擔心自己及所關心的人(如父母、親戚、子女、朋友、老師)會感染疫情;會表現驚慌、無助、逃避、退化、恐懼等行為;想吐露自己對疫情突發事件的內心感受;渴望生活能夠盡快安定,恢復到正常狀態;希望得到他人情感的理解與支持等。這些心理需要為危機心理干預提供了依據。
怎樣進行心理危機心理干預?
危機干預的時間一般在危機發生后的數個小時、數天,或是數星期。危機干預工作者一般必須是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精神科醫生等。
疫情期間,需要心理干預的人群范圍很廣泛,既包括發病者、疑似者,也包括與患者有密切接觸者、家屬、被隔離者、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應急服務人員、志愿人員,他們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另外,不愿公開就醫的人和對“新冠”有擔心恐懼的普通大眾也需要心理上的援助。危機干預的方法有多種形式。目前對于疫情疫情,心理專家能夠提供的心理干預方式包括心理咨詢與心理健康教育兩個方面全國心理咨詢師報名。
危機心理咨詢與傳統心理咨詢不同,危機心理發展有特殊的規律,需要使用立即性、靈活性、方便性、短期性的咨詢策略來協助人們適應與度過危機,盡快恢復正常功能。心理支持性團體在危機干預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由于疫情流行期間為避免交叉感染,需要盡量減少人際互動,所以電話咨詢、媒體問答和網絡咨詢就顯示出明顯的優勢。不過,在疫情危機后期干預工作中仍然可以使用、也應該使用探討輔導策略,運用群體動力,協助人們正確總結和處理疫情危機留下的心理問題。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一位心理咨詢師的兩次“挫折”之路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