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職場心理 > 職場心理
為什么跟別人說話總會緊張
謝老師2021-06-16 14:12【 職場心理】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你有沒有過一種經歷就是在和某些人說話的時候會非常的緊張,說話的時候聲音都會顫抖?其實很多人都這樣,特別是和一些長輩或者很有“身份”的人說話的時候更
你有沒有過一種經歷就是在和某些人說話的時候會非常的緊張,說話的時候聲音都會顫抖?其實很多人都這樣,特別是和一些長輩或者很有“身份”的人說話的時候更是如此,為什么跟別人說話總會緊張?其實和別人說話會緊張很有可能是因為你太在乎了,害怕自己表現的不夠好導致的!
緊張是個好東西,緊張可以讓人處于應激狀態,調動起所有的能量來讓自己全身心的應對這件重要且困難的事,好讓自己最大化的完成任務。
緊張首先是一種自戀。
因為緊張其實是因為給自己設定了一個超出了自己能力的目標。你潛意識里對自己的要求就是:
我一定要讓別人覺得舒服,絕不能給別人帶來不舒服,這樣別人才會喜歡我。
我一定要做對的事情,絕不做錯的事情,這樣別人才會喜歡我。
我一定要讓別人喜歡我,這樣我才能跟別人處理好關系。
我一定要跟別人處好關系。如果處不好,就是我不好,那我就完蛋了。
然后你就會裝得自己很隨和、很博學、很健談,其實內心忐忑緊張的很。生活中很多人其實都這樣,不是他們真的很陽光隨和,而是因為這是對的、好的、應該的、被喜歡的。有些人能量不夠裝不出來,就努力討好、迎合、照顧別人的需求,以求得一個心安。再裝不出來,就只好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戰戰兢兢地發抖了,大氣不敢喘一口,生怕這口氣喘錯了讓別人覺得自己不好你覺得職場需要心理學嗎。
所以當你緊張的那一刻,其實是自己提出來了很高很苛刻的目標,而你自己并不知道。
你要完全取悅別人、你要表現得自己超級棒,你就被自己的高目標給嚇得緊張了。
比目標大更可怕的是:目標一定要實現。犯錯成本高,決不能違反。
取悅別人真那么重要嗎?不取悅別人會死嗎?
現實里不會,但是你的潛意識卻識別為會死,甚至比死更可怕。
對于做一件事情,犯錯成本越高,人越緊張。
比如說考試,同樣是可能考不好,高考的考不好和模擬考的考不好,帶給人的緊張度是不一樣的。比如說,走過一條寬1米的小路你是不需要緊張的,但如果把這條路抬高一萬米形成兩側懸崖呢?你應該會緊張得找不到腿了吧。因為犯錯成本高到了一步不慎就死無葬身之地。
任務的難度沒變,緊張度卻變了,因為犯錯成本高了。再簡單的任務,都會變得緊張起來。
跟不熟悉的人說話,就是這么一個危險系數大的任務。跟熟悉的人就不一樣了,你知道你說錯了話不會有大代價,犯錯成本低,所以你就不緊張。
如果說得不好或做得不好,就會讓別人覺得你不好,就會得罪人,別人會指責嫌棄你覺得你討厭,會不想理你了,不想跟你做朋友了。
客觀來說,這并不危險,你不夠好又怎樣,別人不喜歡你又怎樣。至于讓你感覺那么難受嗎?不理就不理唄,批評就批評唄,覺得你糟糕就覺得唄。不就是得罪他嘛,他怎么看,他生不生氣,跟你有什么關系。你又不是非要跟他做朋友,非要他說我一個好。別人又不是神,又不能怎么著你。
顯然你不能允許自己這樣。因為這對你來說,是非常糟糕的體驗。
這個危險,其實是潛意識里的危險,是經驗帶來的。小時候你就要學習各種討好,各種主動維系關系,不然爸媽老師們,不會讓你好過的。他們肆無忌憚地欺負你,你還得小心翼翼地伺候著。伺候不好他們就各種為你好的名義進行批評教育,嫌棄羞辱,甚至拳打腳踢。或者干脆忙別的去了不想理你,讓你覺得自己不重要,不得不去哀求或好好表現。你的經驗里就形成了:
我那么需要你,我只有伺候好你,你才會看我一眼。
這對你來說,就形成了一個固有的模式。長大后覺得別人都跟當年的媽媽一樣,我只有表現好自己,只有照顧好別人,別人才會看我一眼。
緊張的那一刻就是因為太想要擁有跟這個人的關系了,太害怕跟他的關系不好了。
你從小就沒怎么被看見過,沒怎么被寵過,沒有人覺得你超級棒過,你很想要,一直沒有得到。這個需要從小帶到了大,現在也還想要,想問很多人要。所以你就想拼命維系所有可能的關系,因為你太需要了,你不惜一切代價。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新員工不被待見怎么辦?
下一篇:如何更好地和領導進行溝通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