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強迫癥 > 強迫癥
強迫性囤積癥:很多人不舍得“斷舍離”這算是病嗎?
謝老師2023-08-29 18:32【 強迫癥】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你喜歡囤積東西嗎?在各個“打骨折”的超級購物節雙十一、雙十二、京東六一八來臨之時,你是不是會大量囤貨,盡管上一年囤的雜七雜八的東西還沒用完,但我們
你喜歡囤積東西嗎?
在各個“打骨折”的超級購物節雙十一、雙十二、京東六一八來臨之時,你是不是會大量囤貨,盡管上一年囤的雜七雜八的東西還沒用完,但我們總是堅信“便宜就買、肯定用得著、屯著一定沒壞處”的信念。
說起囤積癥,很多人都以為只是個人生活習慣罷了。
舍不得丟棄舊物,可能是正常的生活習慣,把這和這病那癥畫等號是不對的,到底是不是病,還要看很多別的具體情況。但如果在你明知道這個文件這件物品將來很可能會用到,必須保留的前提下,你還是為了整潔忍不住刪掉、扔掉,那可能也是不正常的。
什么才是囤積癥?
囤積癥,強迫性囤積癥或儲物癥(Conpulsive Hoarding)是一種過度收集、購買,以及無法丟棄物品的強迫性行為。
DSM-5,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美國精神病學協會,2013年)里提到,強迫性囤積癥患者由于各種原因無法丟棄他們不再使用的東西,甚至從外面拾回各種別人看來是“垃圾”,而他們卻視若珍寶的東西。
他們的家里到處都堆著紙皮、塑料品質和舊衣服,房間極其混亂,以致于他們無法使用他們的生活區域。在嚴重的情況下,囤積者甚至無法大范圍活動身子,只能在床上/房間里某個小空間完成生活上的所有事情,比如如廁。
對于非拾荒者來說,在不停添置新東西(可能是無用的)的同時,還不舍得扔掉舊東西,以致于無法正常生活的狀態,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稱之為強迫性囤積癥,俗稱“囤積狂”強迫癥了怎么治療。
囤積癥的癥狀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l 囤積癥患者喜歡過量收集和購買一些在外人看來并沒有什么價值的物品,對于他們來說這是生活的必需品,更是生存的慰藉品;
2 過量囤積的物品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居住環境以及空間原本功能的使用;
3 囤積行為已經給親屬和鄰居帶來了衛生等壓力;
4 不愿意歸還借來的東西;
5 囤積行為常發生在55歲以上的成年人中。
安全感越缺乏,越愛囤積?
“囤積狂”不僅僅只是非常不愛“斷舍離”,而且他們對于自己所擁有的每一件東西都保持著非常強烈的感情。對他們而言,這些東西承載著什么?
說到囤積癥,不得不提到美國的垃圾囤積王。2018年2月,社工對一名67歲高齡的老人進行例行社會福利調查時發現其家中垃圾堆積如山,兩周前已失聯。大家都懷疑他被困自己家中,遂展開救援行動。
當地政府雇傭了建筑專用的機器去清除成堆瓦礫,最終花費兩天時間清理垃圾,才發現他尸體的位置。
囤積癥患者有一些共同點:一般發生在獨居老人當中;完美主義,遇事優柔寡斷,生存自理能力和社會能力低下,囤積癥跟物質缺乏的經歷無絕對聯系,但與安全感相關。如果其他人強行清理,則適得其反。
囤積癥患者還有這些心理特征:罹患囤積癥的大多是老人,他們普遍缺乏一個溫和、有愛的家庭關系。因為缺乏家庭支持系統,更容易感到孤單孤獨,把自我價值物化,更容易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建立在物品上;經歷過創傷事件的更容易囤積物品,越焦慮越囤積;隨著年齡越大,記憶力越差,越愛囤積,因為物品可以促使他們記起年輕時的事情;囤積讓他們獲得控制感;同時,被物品占滿的狹小空間讓囤積癥患者獲得可觸及的物理安全感。
有的老人甚至還會這樣想:我把住的這里弄得烏煙瘴氣,年輕人就不會來罵我了/年輕人就會罵我,我就能獲得關注、被人需要了。
強迫性囤積癥現在被歸類為精神障礙,無法用藥物進行治愈,目前只能通過認知行為治療幫助“囤積狂”作出扔掉東西的決定,并安穩其情緒。
各“金主爸爸”“養活”(帶富)了一群各種帶貨的明星和網紅,盛行的奢侈品文化和絕對消費主義無不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包”治百病,網購成癮已經成為社會的通病,擁有時髦的產品讓我們逃脫單調的生活,消費填補了我們的空虛內心。
雜亂的硬盤和收藏夾,也是另一種“虛擬囤積”?
荷蘭醫學學術中心研究員在《英國醫學雜志·病例報告》上發表文章,發現了一種新型囤積強迫癥——數碼囤積癖。一名患孤獨癥的47歲男性不光收集其他東西,他還收集數碼照片,每天要拍上1000多張街景等無意義的照片,之后再花3-5小時整理,存入硬盤中。
等做完這些工作之后,他已經沒有足夠時間睡覺、做家務了,連出門都有拍拍拍的任務,情緒一直低落。
我們每看過一個健身視頻、讀書鏈接都會下意識收藏起來。信息囤積癥患者對信息有很強的掌控欲望,收藏了那么多,但是卻不知道能不能再次利用起來。
不過不必緊張,心理學家說,擁有一個亂七八糟的硬盤和收藏夾的習慣并不算是病。
如何擺脫累贅的生活?
如何釋放生活中的壓力,丟掉不必要的東西,整理好生活中的混亂?首先,你可以試著問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這個嗎?”
我在網上看到一些很火的收納師視頻,他們分享了很多的收納小技巧,但收納工作更重要的其實是舍棄,好比衣柜,一件衣
服你兩年沒有穿了,就該處理了。有個時尚博主分享到:自己的鞋子已經塞滿了整個衣帽間的鞋架子了,必須遵從“進來一件,出去一件”的原則,要不轉手要不捐贈,不然不能再買下一雙。
我看到一些日本很擅長收納的家庭主婦,家里空無一物,有的只剩下兩張凳子,空曠的家讓人心慌慌。但其實,獲得自在的生活,不需要這么極致的斷舍離。
如果你有足夠勇氣拋棄,生活將會獎勵你一個新的開始。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強迫癥共病發作性睡病的臨床訪談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