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面對疫情如何做好身心平衡?
謝老師2021-08-22 11:49【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民眾應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心理恐慌呢?面對疫情,群眾們容易產生一定的情緒波動,這屬于很正常的現象,那么我們面對疫情如
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民眾應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心理恐慌呢?面對疫情,群眾們容易產生一定的情緒波動,這屬于很正常的現象,那么我們面對疫情如何做好身心平衡?
在這個當前的情況下,適當的緊張和焦慮是疫情引起的正常反應,焦慮最主要表現是緊張或擔憂,總是覺得自己忐忑不安,心神不定,甚至還有人出現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等情況。還有一種就是表現為抑郁,悲觀和絕望,不斷地查閱手機,看電視,主導尊求有關肺炎方面的消息,
理性判斷,勿信謠言:
一些在平時一眼看上去就像偽科學的信息,在特殊時期卻容易占據大眾視野,吸引群眾眼球。
據介紹,人在應激狀態下很容易受到信息誤導,由于群體效應,一些謠言會持續發酵。心理專家說,如果在假期頻繁刷手機,看了大量關于疫區的報道,又感到異常恐懼、擔心、無助,以至于影響到日常生活和精神狀態,這種已經不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可能是因為大量接觸這些信息后,造成的媒介式“替代性創傷”。
專家提醒,為避免出現媒介式“替代性創傷”,建議少刷手機。想獲取最新的“病毒肺炎防治相關知識”和“疫情信息“,應看權威政府機構及正規媒體的發布,做到理性判斷,莫輕信網上的謠言。
接納自我,真心交流:
在疫情面前,恐慌焦慮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允許自己在面對洶涌而來的疫情時產生緊張、焦慮、恐慌乃至攻擊沖動的情緒,其實這些是當前情況下的正常情緒。意識到自己正在處于應激情緒當中是緩解這些情緒的第一步。“我可以恐慌。”“有這些情緒是人之常情,說明我還挺正常的。”不要過度的害怕,因為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們還有一線的那些人保護著我們,在后方的我們更要堅強,做他們堅強的后盾。不給國家添亂,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控制自己,少出屋,勤洗手,看官方信息,拒絕謠言。
自我放松,緩解焦慮:
春節假期延長了,比起整日擔憂惶惶不可終日,其實我們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畢竟疫情終會過去,生活不會停滯不前。在家就可以自我放松及疏導。
引導性放松法:一旦感受到焦慮情緒時,則可進行引導性放松訓練。首先,處于安靜的環境中,找一種自己最舒服的狀態,放下周圍的消極事件,將眼睛閉上,放一段輕音樂引導自己,讓自己的腦海里生成一些容易使人放松的景象如夏日的海灘、遼闊的草原等讓自己身心愉悅的場景。想象自己處于這樣的環境中,找到最舒適的狀態。
還可以學習,多看書,或者是刷刷劇,總會有你喜歡的東西,讓你緩解心情,調整到最好的狀態,相信你也有能力面對疫情帶來的心理困擾。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社交最看重的能力是靠譜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