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我和老公的自控力有些弱,不自律,該怎么做呢?
謝老師2023-04-08 09:39【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曉光老師,我跟我老公自律性都不強,有什么辦法提高自律性嗎?還有一點我屬于心里有事情一定要先完成,但我老公做事特別拖拉,凡事都會拖到最后關頭才會去做
曉光老師,我跟我老公自律性都不強,有什么辦法提高自律性嗎?還有一點我屬于心里有事情一定要先完成,但我老公做事特別拖拉,凡事都會拖到最后關頭才會去做,我不想一直催促他,也沒什么效果,該怎么做呢?
老師回復
該問題提到了自律。關于自律,我們要從三個方面來考慮這個問題。
自律的本質是要實現自我的控制和管理,也就是說,我們作為有意識的個體,通過自己的理智,對自己的行為能實現控制,當我們想去做一件事兒,就去做一件事兒,這叫做自律。
通常我們把它叫做自我管理的實現。自我管理,對人是否取得成就,是否取得發展的預測效度是100%。現在為止,許多縱向研究都支持這個觀點。
第一個方面,我們要考慮的是壓力和意志力之間的平衡問題。如果你正在經歷壓力,比如說,自己身體狀態不佳,有生理壓力;情緒狀態不佳,有心理壓力;現實的經濟狀態拮據,有現實的社會壓力,生存壓力……
那么在壓力狀態下,是非常消耗的意志力的。消耗完意志力之后,這個人其實已經內耗的不行了。她躺在那里,就想休息,你想讓我要去做什么事情?定下這樣那樣的目標,其實,是很難實現的。所以,就像肌肉,我已經抬了很多個杠鈴了,已經很累了,這個時候,你讓我繼續抬一個大杠鈴,我可能做不了,所以就會出現,拖延自己,無法指揮自己的情況。
第二個方面,講的是人面對誘惑的一個模型。就是說,人的理智和實際行為的關系,像是大象和騎著大象的人,這個名字叫做象與騎象人。
就是說我們自己以為自己控制了大象,很有力量,其實大象會走到旁邊兒去的。所以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呢,我們更需要的是引導大象。比如說我們做這件事情,只有痛苦,沒有快樂,我們這個行為是很難持續的。
幸福呢,其實就是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我有能力做;同時,這件事情有持續的意義和回報;還有一點,就是說這事并不痛苦,他相對快樂,那么我就會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幸福的狀態當中。
所以,對這件事情賦予意義,同時,要在這件事情上賦予足夠的激勵,對我們的自律有幫助。這就要求我們一次只能處理一個行為,比如說,我只是早睡;然后,這件事情實現了,我再實現早起;再然后呢,這兩件事情都實現了,我們再處理下一個事情。
一年時間可能就改變一到兩個行為,或有兩到三個行為的進步。如果一次我就要變的自律,從明天開始我就要變成另外一個人,要改好多個方面,那通常需要消耗過多的意志力,面對的誘惑也多,墮落失敗的渠道也多,那失敗的風險就極高。
也就是說,你會發覺,有志者立長志,就訂一個目標,三個月內我就解決阿一個事情。這個成功的概率,要高于我從明天開始呢,又要跑步,又要健身,又要塑體,又要努力學習,又要好好工作……通常情況下失敗的概率極高,而且呢,通常以三個月到六個月為一個單位來處理一個行為二級心理咨詢師查詢。
通常我們一年的能夠有兩個行為的改進,就很不錯了。那如果說,這樣過了五年,你至少有十個行為得到了改進,那已經很厲害了,要知道每改進一個行為,對生活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隨著時間的積累,效果也是驚人的。反之,我們一下子改變的可能性是趨近于零的,貪婪是自律的敵人。
第三個方面,與自己的人格特征相關。如果說我們是一個場依存型個體。那么別人呢在做的事情會影響到自己,比如說,老公在那兒躺著,那我也躺著吧;如果我是個場獨立型人格,老公躺著我也還要干我的事情,老公可能會被我影響。
這就是山不過來我過去,但如果你要等著山過來的話,可能就永遠過不來了,就拖著了。我們看起來好像就是不自律,其實是場依存,被人家影響了。所以,力是相互作用的,你作用不了對方,就被對方作用了,你怪怨對方也沒用。
以上是自控力的或者叫自律的影響因素分析,我們下面說具體的辦法。
如果是第一方面的原因,屬于壓力和意志力的平衡,在你自己確實面臨壓力的時候,你的要求就不要太高,先處理好壓力,之后再來解決自控力的問題,壓力都沒有處理妥當,你就來處理自控力,奢望有些太高了,不現實。
如果是第二方面的原因,就是說,我們要一次改一個行為。
比如說我要減肥塑身,那么我就保證,每周我有三天在確定的時間和健身房跑步,健身房要離自己非常近,而且很方便,要舍得花錢呢,把柜子也租好,我就直接去就可以,沒什么麻煩,不需要拿東西。
這都做好之后,就定制一個目標的情況下,也去了那里之后,把這個事情設計好,要有人教自己,然后,再叫上兩個朋友,經常一起去,相互會影響。那么這樣的情況下,這件事情是一個重點,在三個月內你都堅持下來了,就變成了你的生活的一部分,半年后,行為就穩定下來了。
然后,你再去實現第二個行為。所以,自律或自控,針對的是一個一個的具體的行為,是慢慢改變和積累的過程,不是明天一下子要變成那個我能控制自己的人。
不是一天可以改變的
如果是第三方面的原因,我們是一個場依存型的人格,容易被別人影響,那么你就要在環境上下工夫。
就是說呢,盡量要找到一個不易被影響的環境,然后在這個環境當中,照著自己的想法,趕緊把工作做了;等老公回來的時候,咱倆就一起葛優躺就可以了。我就不和你說上進的事了,咱倆快樂的墮落吧,總比難過的墮落要好一些。
所以,有的時候,容許自己放縱一些,沒必要一定要做到自控的。我們就是場依存型人格,為什么不能悅納自己呢?我們創造個好環境,做完工作就行了,然后,別人來影響我們了,我們就隨波逐流吧。
以上這個問題的回復。關于自律,要從這幾個角度來考慮,至于你催不催你丈夫,無所謂。
他知道這些信息以后,讓他按照他的意愿去做,我們主觀上想改變對方太難了,另一方面,讓你適應對方又不愿意。那你做好自己,再搞好你們的關系,他就可能被你影響,這就是我們說的,山不過來我過去。先從自己這塊兒的著手,改變能改變的,至于不能改變的事情,就留給上天吧。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心浮氣躁怎么辦有哪些調理方法?
下一篇: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諸葛大力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