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心理學:如何看待做好人這件事
謝老師2021-09-13 13:0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生活中你可能遇到過這樣的人:他們脾氣很好,對周圍的人也都很客氣,很少和別人鬧矛盾。與這樣的人相處的時候,你會感覺很舒服,甚至心里面會忍不住感嘆:像
生活中你可能遇到過這樣的人:
他們脾氣很好,對周圍的人也都很客氣,很少和別人鬧矛盾。
與這樣的人相處的時候,你會感覺很舒服,甚至心里面會忍不住感嘆:
像這樣好的人真配得上更好的人生。
但實際上,很多時候他們可能一輩子都默默無聞,甚至過的更差一些。
事業上,他們勤勤懇懇,但升職加薪的事常常與他們無緣;
感情上,雖然外面的人總是稱贊他們顧家、能給人安全感,但是他們的家人常常是一聲嘆息。
我們常說好人有好報,但在真實的生活中,很多好人們更像中了魔咒,人生的路反而走的更為艱辛。
為什么會這樣呢?
有時候我們會把這歸結于命運,命運對他們太苛刻了。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們主動選擇的結果歷年心理咨詢師真題。
當我們說一個人是好人的時候,指的是在人際關系當中ta能夠照顧別人的感受和利益,不會輕易的傷害別人。
這看起來很好,很暖人心,但是要付出代價的。
這個代價就是他們自己的利益。
當與別人發生沖突的時候,他們很大度,甚至有奉獻精神,把對自己有益的事拱手讓給別人。
比如當和同事都有機會晉升更高級別的職位時,他們可能主動退出,以避免引起同事的不快。
但每一個人的人生要想變好,變得更有價值和成就,都是需要去打拼,需要在機會面前努力爭取的。
如果一個總是退讓,不敢爭取自己的利益,習慣性地拱手將難得的機遇讓給別人時,你的人生就很難更好的發展。
這是很現實的邏輯。
所以對很多善良的人來說,你過的之所以不好,并不是命運不公平,而是你自己對自己太過不負責任。
此外,好人們在對人的信念上也存在一些偏差。
如果一個人只看到別人的不好,認為周圍的人都是壞人,都想害自己,這顯然是過于消極,甚至是陰暗的。
但反過來呢?
當一個人覺得周圍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都是值得信任的時候,這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不僅不是,還很危險。
在現實的生活中,任何人和事都是復雜的,在不同的情景下都可能會展現出不同的一面。不管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一些對我們友善的好人,也都會遇到與我們作對的壞人。
我們經常被教導要去行善,但是很少有人告訴我們該如何防御惡。
這種對生活中惡的回避和視而不見除了讓我們感覺上好一點外,并沒有給我們帶來更多好的回報。因為善一旦遇到惡,受傷的往往是善。
本能地把所有人都設定為好人,這看似很正能量,其實是一種盲目的樂觀,甚至是低智商的善良。
現實中,這方面的教訓已經多的不能再多了。
比如前段時間轟動全國的9歲女童被租客騙走殺害一案,女童的家人就是太相信別人,從而導致慘劇的發生。
所以,從心理學的角度說,一個人的信念是否健康,并不是取決于道德上有多高尚,而是取決于這些信念是否如實的反應了真實生活的現狀。
認為所有人都是善良和認為所有人都是丑惡的信念一樣,在本質上都是一種極端化的思維方式,都是一種扭曲的認知。
因此,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很好的人,平時又沒有做錯過什么事情,但卻諸事不順,想不通命運為什么要這樣折磨自己的話,不妨認清這樣一個隱藏的現實:
有些不好的結果很可能就是你無意識中主動選擇的結果,是你之前的一些選擇“成就”了自己現在的人生。
而要改變現狀,過上你想要的人生,就需要做的就是認真的覺察一下,自己的認知,以及在這些認知下的一系列的選擇是否真的合適?
歸根到底還是那句話:
如果你對自己的事都不上心,在競爭中不為自己爭取正當的利益,那么你的生活憑什么好起來呢?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要注意這8點
下一篇:從心理角度談自卑感與自卑情結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