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抑郁癥 > 抑郁癥
北大天才少女李雪琴患抑郁癥,成年人不快樂都是自找的
謝老師2023-09-09 17:22【 抑郁癥】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昨天綜藝節目《脫口秀大會》總決賽結束了,這季節目里最為搶眼的選手,是從沒說過脫口秀的李雪琴。她在舞臺上總是喪里喪氣的,說的話讓人發笑,但細想又覺得
昨天綜藝節目《脫口秀大會》總決賽結束了,這季節目里最為搶眼的選手,是從沒說過脫口秀的李雪琴。
她在舞臺上總是喪里喪氣的,說的話讓人發笑,但細想又覺得好像有些深意。
深得觀眾的喜歡。
她確實擁有使別人快樂的天賦,雖然她自己不快樂.....
“我很痛苦,但我想讓別人快樂。”她這樣說。
1.“什么都想要,當然不快樂”
李雪琴是個高材生,畢業于北大,擁有在紐約留學的經歷。
最開始她走紅,是因為一段抖音視頻。跟別的博主不同,她完全素顏站在鏡頭前,從頭發到服裝到表情到口音,都是“純素顏”:
“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你看這是清華大學的校門,多白。”
很荒誕無厘頭,但就是火上了熱搜。甚至吳亦凡還錄了一段回應的視頻。
那段時間,她的抖音粉絲一下子漲到了300多萬。還獲得了幾百萬投資,投資人就一個要求“做你自己想做的事”。
但快樂對她來說依舊很難,甚至更難了。
抑郁最嚴重的時候,在街上走著走著都能崩潰,突然嚎啕大哭。曾經一度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治療的輕度抑郁癥。
去年她參加節目《送100個女孩回家》,還向主持人展示了之前用1小時多在手腕上留下的那道疤痕,甚至調侃自己浪費了時間耽誤了工作。
她給十年后的自己寫信:
“希望34歲的你,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希望34歲的你,仍舊有人,真誠地希望你快樂。希望你快樂。”
快樂真的有那么難嗎?
她去火鍋店體驗當服務員,甚至很羨慕帶她上班的師傅小霞。
小霞每個月5千塊,每月還要往家里寄錢回家給弟弟妹妹讀書,但小霞整天樂呵呵的、很快樂。
“我師父每天樂呵呵的,她說你這一秒不快樂,它就影響你下一秒的快樂。”
“我師父她不貪,她的目標很小,一小步一小步地走,所以她快樂,但我呢,什么都想要。”
然后她知道了自己為什么不快樂,因為什么都想要。
又想過得爽,又想有錢,又想別人尊重自己,還想找對象。一輩子都在追逐之中,當然不快樂。
當我們開始被欲望追著跑,得到了卻更不滿足,永遠沒辦法快樂。
但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現在的結果是你自己追求的,還是世俗推著你去追求的呢?
2.快樂也是一種能力
我們所有人一直接受的教育,其實都是“成功教育”。只教如何成功,如何考高分,如何走上人生巔峰。
卻沒人教我們什么時候才可以快樂,如何才能快樂。
聽過一個故事,分享給大家:
蘇格拉底以前和幾個朋友住在一間小房子里。;他總是樂呵呵的樣子,有人問:那么多人擠在一起,有什么可高興的?
蘇格拉底說:朋友們住在一起,可以隨時交流,多好啊。
后來朋友們搬出了房子,只剩下他一人,他卻依舊很快樂。
別人又問他:一個人孤零零的,有什么好高興的?
蘇格拉底回答:我有很多書,每一本書都是一位老師,隨時能請教老師。
后來,蘇格拉底搬進一樓,仍是樂在其中。
別人不解:住在一樓還能快樂得起來?
蘇格拉底說:一樓進門就是家,搬東西很方便,朋友來訪很方便,還可以在空地上養花。
后來蘇格拉底因故搬到了最高層。
別人又問他:住頂樓有哪些好處?
他答:每天上下樓幾次,有利于身體健康;看書、寫文章光線好;白天夜晚都很安靜。
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感慨:決定一個人心情的,不在于外界,而在于心境。
我也想說,使一個人快樂的,不是成功,而是學會看到成功。看到自己的成功,也看到別人的成功。
這樣一來,對別人對自己也就更加寬容,生活自然更加快樂知足。
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種是大而酸的,另一種就是小而甜的。一些人拿到大的會抱怨酸,拿到甜的會抱怨小;而有些人拿到小的就會慶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就會感謝它是大的。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詞,叫“俄羅斯方塊效應”。
這個詞的由來是,研究人員曾經找來了27個實驗對象,他們被要求連續三天得花上兩個小時不間斷的玩俄羅斯方塊。
這個游戲實驗結束后,這27個人只要一閉上眼睛后,腦海就會浮現游戲里的一幕幕場景,并且整天都會想這樣俄羅斯方塊。
而且還幻想現實中不同建筑物是否可以拼湊在一起,有些甚至還夢見俄羅斯方塊的場景。
這就是“俄羅斯方塊效應”,是指人的大腦會非常容易陷入某種看待世界的方式中。
玩3天俄羅斯方塊后,大腦就習慣想著如何攻略,取得更高的分數。就算實驗結束了,也會繼續想下去。
太洗腦了。而這也是你總是覺得自己“很倒霉”“全世界都和我作對”的原因。
人很容易習慣性地去看到消極面,不斷批判所有的人和事,包括自己。
這樣就很難快樂起來。
但如果能刻意練習,訓練我們的大腦去尋找、注意、聚焦在積極面,俄羅斯方塊效應就能產生積極的效果。
有人天生就容易快樂,有人天生就不那么容易快樂。
但就像有人天生就能在眾人面前演講,有人卻需要大量的練習。同樣的,快樂也是一門可以通過后天刻意練習而習得的能力。
李雪琴也可以和小霞一樣快樂!
3.快樂也是一種成功
之前看《樂隊的夏天》,大張偉問劉白舉綱:成功和快樂,你想要哪一個?
白舉綱是這樣說的:“如果快樂也是一種成功的話,那我選快樂。”
對啊,快樂為什么不是成功的一種呢?
如果大家看明白這一點,就不會那么多人都擠在同一個獨木橋上,爭先恐后地過某一種大家想象中“成功的生活”。
結果到達之后發現,也不過如此,甚至人生充滿了更多的遺憾。
每個人的成功應該是不同的,而主要的衡量標準就是:快樂嗎?
所以啊,你不必拼死拼活去追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先努力讓自己快樂吧!
心安理得一點,理直氣壯一點,對所有只顧著對你往前奔跑的人說:
“我就想快樂地原地休息,不想往前跑了,這里就挺好的,怎么了?”
快樂也是一種能力,天賦不好的人要多多練習,多看事物的積極面。
比如說,每天寫下當天發生的3件好事,哪怕再小再小也回想一遍,再記錄下來。慢慢地,“俄羅斯方塊效應”就會在你身上生效,事情還是那些事,但你獲得了快樂的能力。
快樂也是一種成功,不要覺得只要獲得成功的人最快樂,獲得成功的人才配快樂。
你今天快樂,那么你今天就是成功的。
活在當下,快樂生活。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怎樣才能有效降低抑郁癥風險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