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抑郁癥 > 抑郁癥
老年抑郁癥的臨床表現癥狀有哪些
謝老師2022-11-03 17:22【 抑郁癥】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近年來的老齡化加快,抑郁也成了老年人中的多發病,老年抑郁癥多伴發焦慮和軀體癥狀,具有關臨床統計資料顯示:每十位男性就有一位罹患抑郁癥,沒五位女性就
近年來的老齡化加快,抑郁也成了老年人中的多發病,老年抑郁癥多伴發焦慮和軀體癥狀,具有關臨床統計資料顯示:每十位男性就有一位罹患抑郁癥,沒五位女性就有一位患此病。但早期卻被誤診為神經衰弱等病,在發病開始,才捕捉到一些癥狀,所以我們要提前了解老年抑郁癥的臨床表現癥狀有哪些?希望可以盡早發現,盡早治療!
老年抑郁癥的臨床表現癥狀有哪些
一、心理癥狀:
1、健忘:老年抑郁癥患者雖然也可能出現與老年癡呆癥相似的健忘問題,但它們最大的分別在于癡呆癥患者是真的忘記一切,而抑郁癥患者只是堅信自己已忘記。舉個例子,如果問老人癡呆癥患者他吃的是什么早餐,他一定說錯,或根本答非所問。但如果問老年抑郁癥患者,他會對醫生說“不知道”或“我記不起來了”,如果醫生強調他一定記得,最終他說出來的答案會是完全正確的。
2、無力感:抑郁癥是指一種不尋常、持續的嚴重抑郁情緒,這種極度悲傷的感覺同時會產生一連串生理上的不適,包括失眠、沒有胃口、體重減輕、長期感到疲倦及失去體驗快樂的能力。患者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并經常有頭疼、背痛及腹痛的癥狀,專注力也大幅度下降。老年人患上抑郁癥的幾率較高,是因為老人在退休后會寂寞及產生無力感(覺得自己沒有用了),加上收入驟減(或完全沒收入)、體力漸漸不支、健康出現問題及老友一個個去世。
3、自責感:在抑郁情緒支配下,病人往往自我貶低、自我譴責。他們認為自己什么都沒做好,誰都對不起。他們會把一丁點兒大的小事,夸大成不可饒恕的錯誤,內心不斷責備自己,甚至有的人認為只有一死方足以謝天下。
4、自卑感:認為別人看不起他、討厭他、鄙視他,偶爾也表現疑心重重。但這種疑心與精神分裂癥病人的疑心不同,它是原發于情緒障礙的,是由于情緒低落而產生。
5、情緒不穩易激動:有的病人可表現焦慮煩躁、激動不安,因而會長吁短嘆或頓足捶胸。有的病人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常常發脾氣。
6、思維活動受到抑制:時常感到腦子遲鈍,自己覺得“變笨了”,甚至連很簡單的問題都難以解決,因而學習、工作效率明顯降低。由此,病人往往認為自己不中用了,更增加了自卑和自責。
7、精神方面:性格孤僻,意志消沉,沉默寡言,動作遲緩,不愿活動,步履變小。
8、思維方面:思維內容貧乏、遲緩;憂郁悲觀,焦慮不安;緊張、絕望,覺得活著沒意思,因厭世而產生自殺的念頭。
9、情緒方面:終日愁眉苦臉,情緒低落,悲痛、哀傷、有空虛感,覺得做什么都沒興趣,坐臥不安;人際關系冷淡,失去原來的愛好,腦力和體力下降,工作能力減低抑郁癥怎么查。
二、軀體癥狀:
據統計,在55歲以上老年中罹患抑郁癥的比例可高達10%-15%,其中有的病人癥狀十分嚴重,甚至走向輕生,因而老年抑郁癥患者的死亡率竟可高至30%。
與年輕抑郁癥患者一樣,老年抑郁癥患者發病時即出現原因不明且持續二周以上的情緒低落和沮喪,自感心情一落千丈,直至墜入谷底。其中最典型的癥狀是是萬念俱灰,并對生活、工作和以前的業余愛好均不感興趣。漸漸地,老年抑郁癥患者還可能出現比年輕患者更多也更嚴重的軀體癥狀,其中包括:
1.嚴重失眠。
原本睡眠良好的老人會突然變得難以入眠,可雖入睡但醒得過早,或入睡了卻又自感未入睡(即所謂的“睡眠感喪失”),此時服用抗神經衰弱癥的藥物往往毫無效果。
2.便秘。
原本排便正常的老人會變得難以排便,嚴重可閉結一周,同時還會伴以種種消化障礙,如食欲大減甚至完全不思飲食,有的還出現腹脹、口臭等癥狀。
3.心血管異常。
老年抑郁癥患者常出現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或某些冠心病癥狀。
4.無名疼痛。
部分老年抑郁癥患者在出現失眠、便秘、心悸等軀體癥狀的同時,還會出現諸如頭痛、心痛、腰背痛、關節痛等以疼痛為主的癥狀,而且患者也說不準。患者服止痛藥無濟于事,但服用抗抑郁藥疼痛又會緩解、消失。
5、其它癥狀:除上述癥狀之外,還可能有周身乏力,沒精打采,耳鳴目眩,肢體麻木,食欲減退,消化不良;陽痿、性欲減退;胸悶、喉緊、胃痛,自疑患有多種疾病,常呻吟嘆氣或大喊大叫等(注:以上癥狀,不一定都完全具備,就是只出現上述某些跡象時,在能排除了其他癥病時,就要考慮患本病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可周期性發作,時重時輕,即便在同一天中,輕重也可不同,一般來說,上午較重,而晚上較輕。隨病情的發展,特別是精神障礙也會越來越明顯,具體表現為:強烈的孤獨感和沮喪感,記憶力、判斷力、決斷力和學習能力大大下降,愛哭泣,不愿見人(即便是至愛親朋),還可能有越來越強烈的自殺企圖甚至開始實施輕生計劃,最后極可能釀成災難性后果。
老年抑郁癥患者大多性格內向,發病前就不愛交際,在發病后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誤解,也可能難以擺脫抑郁陰影,不利康復。反過來說,和睦、溫暖的家庭和“交際圈”本身就是一貼良藥,有助于患者度過灰色的抑郁期。
鑒于老年婦女罹患抑郁癥的比例可達25%,比老年男性高出許多,精神科專家們重申,老年婦女防治抑郁癥更為重要。而女性之所以易患抑郁癥,原因是其一生中影響激素分泌的“非常時期”較男性多得多,如哺乳期、懷孕期、絕經期等等。而絕經期婦女一旦患有更年期綜合征,則絕大多數會出現程度不等的抑郁癥狀。要是當時未經科學、徹底治療。往往又會拖成慢性抑郁癥,并在老年期反復發作,大大影響晚年生活質量。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抑郁癥百科:什么是抑郁癥?
下一篇:我是一個也在與抑郁癥斗爭的基督徒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