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職場心理 > 職場心理
在家辦公第一個星期為什么比在公司還累
謝老師2022-10-30 10:44【 職場心理】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曾幾何時,在家辦公是我的夢想。鬧鐘響了打個卡繼續睡,不用去擠那人山人海的地鐵,不用擔心遲到時遇到老板;慢悠悠地起床后再優雅地吃上一頓早餐,告別趕時
曾幾何時,在家辦公是我的夢想。
鬧鐘響了打個卡繼續睡,不用去擠那人山人海的地鐵,不用擔心遲到時遇到老板;慢悠悠地起床后再優雅地吃上一頓早餐,告別趕時間邊走路邊吃的匆忙。
吃完以后,開始安排一天的工作。
一直以為,夢想也就是在夢里想想。萬萬沒想到,受疫情影響各省復工時間推遲,全國2億人陪著我一同在家家辦公 !第一時間,喜悅之情快要抑制不住了。忍不住仰天長嘆:夢想終于成真了!
但實際在家上班才發現:這和想象中的壓根不一樣啊!
在家里辦公,時間的界限感一下子就消失了。可能自己剛準備開始工作,同事已經打算休息一會了;自己打算吃個點心放松一下,領導就發來了任務要求......
這其實就是我們各自工作時間節奏不匹配造成的,在公司里上班,各自的工作時間都按照著公司的要求在安排,除了加班外,休息時間一般都是統一的。還有一個原因是很多人沒有高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習慣,工作比較依賴同事的幫助,經常會請求他人協助。這兩個原因就導致在家的工作效率極差,內心也不自在。
那問題又來了,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自己找回工作的節奏,提高工作效率呢?
壹
科學安排時間
在家辦公,很多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確定的時間點,想工作就伏案,不想做就休息,這種隨意調控的狀態,很容易讓效率降低。
原來,人的大腦也是一臺“機器”當我們集中注意力干活的時候,大腦快速運轉,代謝很快,產生的廢物也會累積到極限。無論是長時間使用,還是長時間廢棄,都不利于它的運轉。
合理的安排大腦的工作時間,這樣才能達到最高效率。最好的辦法就是給我們設定一個“開關”。
① 明確定下上下班的時間,每個人都有效率最高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可以是剛起床,也可以是夜晚,最重要的是在這個時間段里就屬于上班時間,杜絕其他無關緊要的事情。
② 上下班需要強化概念,以此來強化大腦的工作狀態。比如上班時間我就穿上平時上班的服裝,下班就換成家居服;或者上班我在書房工作,下班我就到客廳、臥室活動。
貳
反饋機制
為什么在家里干擾我的東西那么多?工作卻沒有?
因為呀在家里隨時可以在冰箱拿水果零食吃、隨時打打游戲、再不行還有溫暖舒適的床……工作的欲望自然就降低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結果的反饋會影響我們的動機,尤其是正反饋大學生職場心理的文章。
同時學習和工作這類的活動反饋相比于娛樂來說是比較慢的。一個項目說不定要好幾個月,而且獎勵的形式也比較單一,出人頭地不知道要等哪一年……
但是吃東西和躺床上這種事,反饋立馬就來,一個字就是 “爽”。至于玩游戲,反饋不僅即時,還是是豐富多彩和不確定的,你不知道這一輪贏了會得到什么,處處都有驚喜。
所以,如果想讓自己在家也工作情緒高漲,就要給自己設置一些獎勵反饋,比如完成某項工作就獎勵自己一包小零食,或者今晚多玩五分鐘游戲等。
叁
社會促進
什么是社會促進?著名心理學家羅伯特·扎伊翁茨提出了一個理論,解釋了為何他人在場會促進熟悉的反應而阻礙不熟練或者全新的反應。
他人在場會增強生理喚醒狀態,當這種喚醒狀態存在時,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會變得更容易,而要完成一些復雜的任務或者學習新的內容就會變得很困難。
所以在家辦公,由于沒有相關人員在場,很難喚醒自己的狀態,同時也缺乏警覺性,導致工作進展較慢。
因此從這個社會促進現象可以得出這么兩個方法:
①一是自律,強大的自律是完成工作的根本,我們可以減少外界的干擾,減少與工作無關的活動;
②盡可將創造力、發揮想象力的工作內容放在前面,將枯燥重復性的工作放到后面。比如寫一篇工作報告就要優于填報表,將創造做到優先級將更有利于我們的工作效率。
在家辦公非常考驗一個人管理時間和自我的能力,在這特殊的時間里,愿我們每個人都做時間的主人,而不是做時間的奴隸。
編輯:深圳市華康博愛心理學研究院
排版:深圳市華康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如何克服職場恐懼心理
下一篇:拒絕職場PUA的5個步驟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