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焦慮癥 > 焦慮癥
焦慮的積極意義在于居安思危和未雨綢繆
謝老師2022-09-11 14:12【 焦慮癥】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狄更斯在《雙城記》中說過: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句話用來形容我們當下的生活再恰當不過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無論是科技還是社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說過: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句話用來形容我們當下的生活再恰當不過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無論是科技還是社會都實現了迅猛的發展。但與此同時,你是否在社交媒體上經常看到“焦慮”這個關鍵詞?升學焦慮,工作焦慮,買房買車焦慮……有些人已經被焦慮的漩渦卷的暈頭轉向,有些人還在與它頑強抗爭,而有些人竟然還開始了販賣焦慮。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焦慮與我們如影隨形,以至于當我們每每想邁出一步時,都反復的被焦慮所折磨。
焦慮是一種情緒,它和開心、恐懼、悲傷一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再正常不過的一種感受。
心理學家認為,在進化過程中焦慮可以幫助我們規避潛在風險,或者幫助我們為潛在的風險做好準備。換句話說,焦慮的積極意義在于“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但當有人開始販賣焦慮,焦慮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
01、不確定性
如果說恐懼是為了躲避物理傷害,那焦慮就是為了躲避“不確定”(uncertain)帶來的傷害。對于大部分被焦慮困擾的人來說,不確定性(uncertainty)會大大激發焦慮情緒。舉個例子,我們在大學時經常會對未來感到焦慮,這是因為我們不確定自己到底能從學校學到什么,不確定學的這些將來能不能幫自己找個好工作,不確定畢業之后是出國、考研、還是進入社會,這些不確定都加重了我們對未來的焦慮情緒。
由于不確定性并不是一種刺激性很強的事物或者場景,例如老虎或者密閉空間,我們無法像面對老虎一樣選擇逃跑。為了躲避這種不確定性,我們的大腦會告訴我們要反復分析這個不能確定的情景,直到這個情景變得確定。通常,我們反復分析不確定場景的表現就是“擔心”(worry),擔心各種可能出現的糟糕的情況。
舉例來說,你剛剛考研結束,你很害怕自己會考不上,這時,能不能考上這件事就是“不確定”的,這種不確定引發了你的焦慮。與此同時,你的大腦會告訴你這種不確定很危險,你需要反復分析為什么自己有可能會考不上。在分析過程中也許你找到了一個自己可能會被錄取的理由,這個理由可能暫時緩解了你的焦慮情緒,但同時,你也會繼續去想自己可能考不上的理由,然后又變得焦慮了起來。這種分析的過程會反反復復的持續,直到你確定了最終的答案。
以上的例子只是生活中的一種焦慮。要知道,在這個時代,面對各種各樣不確定的情形,我們的焦慮來自方方面面。就拿大學生來說,我們經常在學習時擔心內容太難成績會不理想,在搶到一門能提分的“水課”時又擔心自己是不是能真的學到知識,在一門心思提高gpa時又擔心是不是參與的社會活動太少等等…..來自各個方面的擔心都加重了焦慮,以至于我們經常很難專注的做其中任何一件事,對任何一件無法確定的事都感到無力,甚至想躲避。
02、信息過載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確定性”,現代社會另一個引起焦慮的原因就是“信息過載”(information overload)。“信息過載”并沒有單一的定義,這個概念通常是用來代表一個人在工作中處理信息的效率被大量相關的、可能有用的信息所妨礙。這些信息必須是有潛在價值的,必須是可接觸到的。很多心理狀況都與信息過載有關,例如大量信息會帶來過度的心理刺激(mental stimulus),從而使人們變得不耐煩、容易分心。
我們現在可以很容易的從各種平臺獲取需要的信息,同時,我們也很容易被其他感興趣的信息吸引注意力。大家不妨想想,在你本來打算查找學習資料時,你是不是經常會被微博某個“熱搜”話題吸引了注意力?在專心工作沒多久后,你是不是會迫不及待的拿起手機看看誰又給你發了信息,看看自己錯過了哪些話題?但當你沒有辦法及時查看手機信息、無法理解新潮的網絡用語、無法吃到明星的“大瓜”時,你是不是會感一種壓力或者焦慮?你會擔心自己因此錯過了什么重要信息,擔心聽不懂同齡人談論的內容,這就是當下常見的“信息焦慮”。
從社會大環境出發來看,和我們相比,我們的父輩祖輩處在一個翻天覆地的年代。在那個年代,我們的國家在逐漸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貧窮走向小康。我們父輩的成長過程像是在坐一個扶梯,社會大環境會帶著他們“向上”發展。在那個年代,只要你努力學習,你就可以從白丁變為學者,只要你努力工作,你就有可能過上小康的生活,在那個時代,未來是較為清晰可見的。但現在,雖然我們大部分人不再為溫飽發愁,我們卻面臨著各種未知的挑戰焦慮癥強迫。
上大學之前,我們也曾以為只要努力學習就能考個好大學,考個好大學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這樣只要我好好工作,用不了多少年就能加薪升職,35歲之前實現財務自由。但我們漸漸會發現,努力不一定就能實現這些愿望,而生活的壓力卻會如期而至,工作、賺錢、贍養老人,這一系列重擔都越發讓我們看不清未來的方向,從而更加焦慮。這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越努力,越焦慮”吧。
03、緩解焦慮tips
1. 放松身體
焦慮常常會伴隨著生理上的不適,例如頭痛,肌肉緊張,呼吸急促。那么大家不妨嘗試一下放松身體、放松肌肉,做做舒緩的瑜伽。
2. 冥想
你可能覺得冥想過于玄學,但事實證明冥想是有利于緩解肌肉緊張,緩解壓力的。在冥想時,你的注意力會放在感受身體和周圍壞境上,從而減少了焦慮。
3. 把關注點放在你能控制的事情上
既然“不確定”感會加重我們的焦慮情緒,那么我們為什么不把注意力放在能確定的事情上?如果我們不確定能不能考上研究生,那我們可以利用等待通知的這段時間完善個人簡歷,尋找可能的工作機會,從而提高對未來的掌控度。這也是發揮所謂“盡人事,聽天命”的核心意義吧。
4. 如果你的焦慮情緒十分頻繁,請尋求專業的幫助
焦慮情緒和焦慮癥不盡相同。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焦慮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請積極尋求心理幫助。(ps:我們心理服務部的小伙伴們很樂意傾聽你的煩惱~)
參考文獻
1. Kalat, J., & Shiota, M. (2011). Emotion. Nelson Education.
2. Dugas, M. J., Gosselin, P., & Ladouceur, R. (2001).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and worry: Investigating specificity in a nonclinical sample.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5(5), 551-558.
3. Bawden, D., & Robinson, L. (2009). The dark side of information: overload, anxiety and other paradoxes and pathologie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35(2), 180-191.
4. The Anxiety Cycle. YouTube.com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精神焦慮癥的自救方法
下一篇:消除焦慮的最好的9種方法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