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焦慮癥 > 焦慮癥
美國的死亡焦慮 VS 中國人的死亡焦慮
謝老師2021-07-11 04:23【 焦慮癥】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即興寫的兩篇小文,對比在心理咨詢中,我感受到的美國和中國來訪者的差異。這種差異是心理層面上的,但我相信一定程度上,也是社會-文化層面上的。理解了這
即興寫的兩篇小文,對比在心理咨詢中,我感受到的美國和中國來訪者的差異。
這種差異是心理層面上的,但我相信一定程度上,也是社會-文化層面上的。
理解了這些差異以后(雖然過程痛苦艱辛),我發現兩個國家的人,都僅只是人。是人就會脆弱,只是脆弱的點不同。
這邊不僅僅只是“共”,而那邊也不僅僅只是“帝”。大家都是怕死的普通人。
一、中美之間的死亡恐懼差異
最近的咨詢,接觸的都是比較重的case。
幾乎一年內新接的case,無論是洛杉磯本地還是國內,不知怎的,似乎都和死亡脫不開干系。
這讓我對兩個文化的死亡焦慮差異,產生了一些粗淺的、初步的理解。
1. 美國
美國文化中的死亡、恐怖意向,出現得最多的——是有形的,極其惡心的怪獸,以及鋪天蓋地的末日景象。
我相信,這和美國相對而言,是一個新造之國還是很有關系的。
美國曾經(包括現在很大一部分地區)太荒了,人與野獸、極端環境之間的斗爭是人類死亡最大的原因。
到目前為止,我覺得美國人最重、最深的死亡恐懼來自于異己的生物,或者致死的、無援的環境焦慮癥會瘦嗎。
這歸根到底是對孤寂的恐懼。
2. 中國
而以中國為主的東方死亡、恐怖意向,出現得最多的是無形的、枉死、卻流連不去的人的靈魂。
我相信,這和中國、韓國、日本是相對古老的文明是有關系的。
這些國家有太多人死于他人之手——內戰、內斗,所謂的文明內部迭代更新,代際創傷——上代人與下一代人之間邊界極其模糊,從而導致的痛苦的共生。
有時候這種共生的程度甚至到了要把下一代人的身心吞噬掉的程度。而很多時候,這種“被吞噬”的心理恐懼,可以被象征性地表達為魂靈附體。
所以到目前為止,我覺得在中國人心目之中最深的恐懼是異己的、流連不去的,要永遠附著于自身之上的,無形的魂靈。
這歸根到底是對共生的恐懼。
這一陣子運氣好,我頻繁接觸到兩種死亡能量,接觸到兩個文化中最深的恐懼。
今天我問老婆:老婆,我是不是陽氣很重,為什么最近老碰這種極端的、與死亡脫不敢開干系的case呢?
老婆什么也沒說,她安安靜靜地幫我放松、按頭......
二、美國的來訪者掉不下去
中國的來訪者升不上來
連續幾天的“混合咨詢”下來,有經脈逆亂的感覺。
美國和中國的來訪者太不一樣,如果兩者數量基本持平,你明顯感覺陰陽相搏,撕扯逆亂,以至于身體會有不適的反應。
于是嘗試理解這種撕扯的感覺:
1. 美國
美國來訪者的能量,如果用中醫的、道家的語境來表達,它似乎是陰氣沉不下去導致的問題。
抑郁、下沉的能量它掉不下去——美國來訪者不自覺地需要用各種物質、酒精、性、戶外刺激等等等等...來把這股氣提上來,要不斷刺激它,不讓它沉下去。
但底下全是空的,人們也不傾向于反思和追溯過去——stop talking about my fucking parents!
美國來訪者想沉,但有太多物質刺激,它沉不下去。
因此抑郁和對抗抑郁的輕躁狂,彌散在整個文化氛圍之中。
2. 中國
中國的來訪者能量,似乎是陽氣升不起來。
人們或多或少意識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但在上升的過程中卻總受到他人力量的牽扯。
自己的陽氣十足,往上飛升——底下卻全都是實實在在的關系牽扯,他人的期待和意志。
中國來訪者想上升,但有太多原生家庭關系牽扯,升不起來。
因此,人與人邊界不清而生的憤怒,和憤怒得不到疏泄而生的延綿不斷的焦慮,彌散在整個文化氛圍之中。
這一中一美,一陰一陽的兩股能量,若是聚在同一天里面,而且不幸兩者強度相衡,可真是會讓咨詢師有陰陽相搏,乾坤倒錯的感覺。
但我有時總天真地相信,那種扯不斷我的,總會讓我對人,對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Those cannot kill you, always make you deeper.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你都為什么事情焦慮呢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