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焦慮癥 > 焦慮癥
睡眠障礙與焦慮是導致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
謝老師2022-06-23 03:30【 焦慮癥】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何先生是一家外貿企業的經理,今年50歲。上月,他由太太陪同一起來我院看心理醫生。何先生看上去很是疲憊,一臉憂愁,微胖的體態顯露出一絲蒼老。何太太介紹
何先生是一家外貿企業的經理,今年50歲。上月,他由太太陪同一起來我院看心理醫生。何先生看上去很是疲憊,一臉憂愁,微胖的體態顯露出一絲蒼老。何太太介紹,何先生的睡眠一直很差,每天睡不著覺,長期服用安眠藥物。當問及何先生失眠的原因,他居然說自己也不知道,只覺得工作壓力大,家庭事務多,自己考慮的問題過于細節。
何先生起初不認為失眠是一種疾病,一直未經治療。近來,因為升遷后經常參加應酬,睡眠就更不好了,自行增加藥物,造成白天的疲乏感。這樣又造成了工作效率下降,何先生擔心會對上級領導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每天晚上臨睡前是何先生最痛苦的時候。
手里握著安眠藥片,不知道該不該吃。心里更加焦慮不安,左右為難,所以在太太的勸說下來醫院就診。經過規范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何先生的病情很快好轉,再不用為睡眠問題而煩惱了。
何先生的病例是很有代表性的。中老年人群系指年齡為40--60歲的成人,這部分人群是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該群體承受著社會及家庭等諸方面的工作和精神壓力,是睡眠障礙的高罹患群體。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近期一項網絡調查結果顯示,在1.2萬人有睡眠問題的受訪者中,中老年占18.8%,其中77.28%患者為慢性失眠。
中老年工作人群失眠的主要原因依次為:工作及精神壓力大、作息無規律、各類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偶然因為工作緊張、心情不好,睡不好覺是一個正常生理反應。
但如果睡眠時間短了、睡眠質量不好、每周至少出現三次、持續一個月以上,且醒后感覺明顯不好、白天有明確癥狀的,則需治療。長期失眠導致精神萎靡、情緒不穩、生活和工作質量下降等。依靠長期服用安眠藥,可能導致宿醉、耐受性、依賴性、記憶損害等副作用……。
睡眠障礙是導致身心疾病的重要因素。失眠與焦慮抑郁障礙存在密切的關系,長期失眠入不予以合理干預易導致心理障礙,糾正失眠與治療焦慮抑郁障礙同等重要焦慮癥的癥狀。
大約55%的工傷事故和45%的車禍都是由于睡眠不好引起的,30%的高血壓和20%的心臟病都是由失眠引發的。睡眠呼吸障礙也是中老年睡眠常見疾患之一,而肥胖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主要病因。因此,科學管理中老年工作人群的睡眠健康是關系到該群體乃至于到老年期身心健康的重要環節。
睡眠對人體健康很重要,睡眠是一個體力和精力恢復的過程。一般人類的睡眠是七八個小時,人的一生1/3時間在睡眠中度過。醫學實踐證明,擁有健全的心態、強健的體魄、良好的生活方式是身心健康的基石。我國中老年工作人群對睡眠障礙存在著知曉率低、治療率低,從而帶來的治愈率低,所以需要喚起全社會對該群體睡眠健康的重視。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孩子拒學、考前焦慮怎么辦?
下一篇:關于焦慮的的8件小事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