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悲傷、難過和快樂、興奮一樣重要
謝老師2023-03-19 16:1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今天拔了一顆門牙。這顆牙被蚜蟲從根部開始侵蝕,最后只剩一層薄薄的殼,搖搖欲墜。已經持續了好幾年,多少次茶余飯后都需要清理躲進空洞里的米粒和腐肉,想
今天拔了一顆門牙。
這顆牙被蚜蟲從根部開始侵蝕,最后只剩一層薄薄的殼,搖搖欲墜。已經持續了好幾年,多少次茶余飯后都需要清理躲進空洞里的米粒和腐肉,想要徹底把它解決的想法一直沒有進入腦海,和我整個人的習慣狀態如出一轍,能拖就拖,不到萬不得已,是絕不會認真面對和處理。
很多來訪者走進咨詢室向咨詢師傾吐他的煩惱,咨詢師問他:“關于這些事情,你現在有哪些感受呢?”大多數來訪者會感到非常驚訝,回應說:“啊?!什么是感受?我不懂耶。”,還有的來訪者沒有回應,一臉茫然,沒有任何感受可言。
關于感受的形成,可追溯到嬰兒時期。我們都當過嬰兒,當肚子很餓的時候,會感到極度不適,并且開始放聲大哭,此時我們的感受是煩躁和憤怒,因為肚子很餓,而哭聲是我們對感受的表達方式,目的是希望母親或其他重要撫養者來滿足我們的需求,填飽我們的肚子。
在嬰兒時期,幾乎沒有任何意識去體會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但是當我們長大成人,饑餓會使人煩躁和焦慮,我們會開始尋找食物填補肚子,與其說是肚子需要食物,不如說是我們的身體感受和情緒對食物的需求更加饑渴,因為煩躁不安會消磨我們的意志,痛苦難耐。
感受既然很小的時候就有了,為什么長大后,很多人會忘記它,甚至會覺得它非常陌生呢?
可能一些感受會讓我們受盡折磨,不堪重負,乃至開始有意識的壓制,無意識的壓抑,最后把它掩藏到潛意識中,作為生命運行的背景板和基調心理咨詢師好嗎。
國內心理創傷治療大師施棋嘉曾說過:“每個人,不可能沒有創傷。”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會經歷創傷,只是大小或嚴重程度不同而已。
人是有自愈功能的,輕微的創傷在時間機器的運轉中會得到撫平和療愈,但那些重大的創傷無論時間怎么沖刷,它都不會消失,待在黑暗中,處處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怎樣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創傷所引起的情緒感受,就像是一個標簽,給每個創傷都命名分類,只要感受到與之相對應的感受,就會勾起以往的創傷經驗。
面對次創傷經驗所帶來的情緒感受,我們難以招架,只能趁它還沒能淹沒自己時,迅速逃開。
有些人有著早年喪失親人的創傷,他們感到痛苦、難過、悲傷、低落、絕望和憤怒,這些情緒的總和使身心靈受到嚴重的迫害,滿目瘡痍,以至于需要耗費大量的時光來稀釋、遺忘和重建,這么做的動力來自身體本能的驅力,也來自我們對生的希望。
早年失去親人的創傷者,經歷了長時間的自我療愈,他們以為自己徹底從當時的情景中走了出來,可以去面對真槍實彈的生活了,但聽到別人與自己類似的歷史經歷,感受著別人的感受,過往埋藏的情緒能量爆發式地沖破了他所設下的重重防御,傾瀉而下,徹底吞沒了他,動彈不得。
再比如,有些人經歷過車禍,當他們康復后再次來到斑馬線前,恐慌和緊張不自覺的襲上身來,這些情緒驅使著他們趕緊逃離現場,以免完全暴露自己,避免二次傷害。
等等類似的創傷體驗所引起的感受都是令人難以承受的,所以我們才會針對它做大量的功課,選擇逃避或隔離。
情緒感受被忽視對我們來說,既是一種保護,但同時也是一份束縛,阻礙著我們真正長大,使得影響生活的創傷失去了療愈的可能。
精神分析在傳統意義上把對情緒感受的敏感性稱為“情感成熟度”,在咨詢室里,治療師會力圖使患者了解他們自己的感受,并清楚為什么會這樣感受,最后是患者能自如地運用利己利他人的方式處理自己的情緒。
因此,不管是值得我們擁有的高興、開心、興奮、愉悅的積極感受,還是令我們無處藏身的痛苦、悲傷、難過、傷心、低落、抑郁的消極感受,都是生命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
也只有當我們真正去認識并經驗到全部的情緒感受時,才能體會到作為生命原始本能的生機和蓬勃的生命力,它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基石,同樣也是我們體驗人生悲歡離合的試紙。
每一種情緒都不應被判定好或壞,它就在那里,它屬于你,它也值得被你擁有和銘記。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如何才能擺脫思維的僵化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