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反思我們給別人的建議
謝老師2021-06-07 16:1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日常生活中我們是不是給予過別人很多建議,也經常聽到別人給我們的建議,有些人非常喜歡甚至習慣于給別人提建議,覺得是在幫助對方,我們聽到別人的意見時,
日常生活中我們是不是給予過別人很多建議,也經常聽到別人給我們的建議,有些人非常喜歡甚至習慣于給別人提建議,覺得是在幫助對方,我們聽到別人的意見時,有時候會發自內心的感謝別人的幫忙,但是有些時候,別人的意見會讓我們不舒服,那么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反思我們給別人的建議呢?
人們都喜歡擁有自己的思想,沒有人喜歡接受推銷,或者被強迫去做一件事,人們都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愿購買東西,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行動,希望別人在做事時征詢自己的意見,需求,不喜歡妄下主張,有些人就會忽略這一點,那是因為他們做事的時候,被一種占有和控制的欲望驅使,想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別人,希望別人按照自己意愿從事,但是這種一意孤行的做法往往會落空,因為沒有喜歡被他人支配。
真正的建議是建立在為了幫助別人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建議是目的,是為了幫助別人,而不是其他,很多時候我們給別人的建議,目的并不只是為了幫助別人,還有另外兩個目的,就是炫耀和控制,帶炫耀的建議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就是經常給 別人提重復的建議或者經常說,我早就說過了啊,我給你說過很多次了啊,這樣的建議知識為了證明我們自己是正確的,是在炫耀自己而已,不是在幫別人,
建議提過一次之后,別人沒有聽,說明別人還沒有準備好,或者別人壓根就不想聽,或者別人覺得你的建議不合適,這個時候就應該想想或許自己的建議對別人沒有幫助,如果只是為了幫助別人,那可以換個建議,或者問一下別人真正的困難在哪里,而不是不顧別人的感受重復同樣的建議,然后在別人沒有做到時候說,我早說過了啊,給你說了多少次。我們每一次提建議,其實都是在重復的告訴別人,這個事情你做的還不夠好,你自己解決不了這樣的問題,其實是在不斷的打擊別人,所以,如果真的想幫助別人,建議一次之后就另想其它辦法,別人沒有聽你的建議,說明你的建議對他來說暫時是無效的,如果只是為了炫耀,小心別人抽你。
建議容易變成我們間接表達對別人控制的工具,這樣的建議容易變成期待和要求,我們的建議,別人可以聽,也可以不聽,這是別人的事,我們只是表達自己的建議,希望建議可以幫助別人,如果別人不接受,那也是他的事,但是,當建議變成期待和要求時,內心里面是希望別人做到的,當別人做不到時,我們會失落,會生氣,甚至會憤怒,這是我們自己對別人的期待,如果這樣的期待,里面包含著對別人的控制的。
老師對學習的建議,家長對孩子的建議,老板對員工的建議,夫妻和愛人之間的建議等等,這些建議里面經常容易包含對別人的期待和要求,所以當別人做不到時,我們會生氣,會不斷的去提醒,這樣其實是在不斷的給別人壓力,因為當你以建議的方式表達你的期待和要求時,別人只是把建議當成建議,那聽不聽是他自己的事,那是別人的權力。因為別人沒有按你的建議去做,你就生氣,不斷的重復建議,不斷提醒別人沒有做到,別人會感受到你的控制的,會很火的,因為從內心里面,你的建議就不是單純的建議。
建議一定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相互尊重說明你從內心里面承認別人是和你不一樣的,別人的行為是別人的事,你只是提建議而已,聽不聽也是他的事,那是他的自由,實際上,我們給別人的建議,也是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和認知方式提出來的,要說完全有效,可能對自己有效,有時候對自己都無效更別說對別人了,所以提建議時,我們需要考慮別人的狀態,如果真的只是單純的想幫助別人,那你需要考慮一下提建議的時機,場合和方式,另外在提建議時或要求時,要注意方式,有些人習慣重復同樣的建議,有些領導習慣于重復同樣的要求,如果這樣的建議和要求你已經說過,對方沒有聽,沒有按你的方式去做,說明是有原因的。
也許是他沒聽懂,或許覺得你的建議不合適,或許他壓根不想去做這個事,如果你真的想讓別人按你建議和要求去做,那你第二次建議應該問他做不到的原因或者和他一起找辦法如何才能做到,或者給他提供如何才能做到的方法,而不是重復同樣的建議,這樣會讓對方心煩,因為你每次建議都是給別人壓力,所以看到此文章的朋友們,我們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給別人的建議吧,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通過口頭禪來破譯性格的密碼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