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擁有完美的人際溝通狀態,是種什么體驗?
謝老師2021-06-08 02:30【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生存模式的發展這四種生存模式,來源于我們在原生家庭中的生活經驗,是我們在面對壓力時的應對或生存模式,主要是受到了父母等重要養育者的啟發。當父母等重
生存模式的發展
這四種生存模式,來源于我們在原生家庭中的生活經驗,是我們在面對壓力時的應對或生存模式,主要是受到了父母等重要養育者的啟發。
當父母等重要養育者出現負面情緒,依附他們生存的孩子感受到了來自父母的情緒壓力,孩子會試著通過討好的方式讓父母開心。如果父母“吃這一套”,孩子通過父母的反應,發現討好這一招兒是有用的,那么,孩子就會慣用討好的生存模式。
如果,無論孩子怎樣討好,父母的回應都沒有改善,孩子就會變成指責,企圖通過憤怒這種強烈的情緒表達和溝通模式讓父母注意到自己的需要。父母從負面情緒中注意到了孩子的指責,那么,孩子就會慣用指責的生存模式。
要是,孩子發現,表達情緒是不被看到的,是沒有用的,表達情緒卻沒有回應,只能讓自己更加受傷,那么,孩子就會把自己的情緒壓抑隱藏起來,和父母只能講講道理了。
但是,在生活中,有些父母可能是連道理都不講的。當講道理都有沒法說服父母的時候,孩子就只能用打岔的方式來保護自己了。身體逃離不了這個家,但是,精神還是可以屏蔽掉身邊這一切的。
我們可以看到,這四種生存模式是從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逐層遞進的,它保護了我們在原生家庭中的成長,使我們的情緒不再受傷,我們得到了生存模式的保護,也付出著壓抑偽裝的代價。
一致性表達
今天,我介紹了薩提亞模式的四種生存模式,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既然這四種生存模式都是低自我價值感的,不健康的,那么,有沒有那種高自我價值感的、健康的模式呢?
這個,可以有!薩提亞模式提倡的是一致性表達。
請大家最后一次起立,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一致性表達的身體感受。
請大家站立,全身放松,雙腳打開,與肩齊寬即可,雙手端在腰間,手心向上。現在,請你感受一下,你的身體是一種什么感覺呢?
......
一致性表達的人,在人際交往中,既能夠照顧自己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又能夠關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也注意壓力產生的情境。一致性表達,不僅僅是一種健康的溝通方式,也是一種存在的狀態心理咨詢師招聘。
舉個例子,有個人在偷偷地哭泣,別人看到了,關切地問他,你怎么了?他連忙擦干眼淚兒說,我沒事兒,我挺好的!我們可以看到,他的言語行為和他的情緒感受是不一致的,他的防御是在保護自己脆弱的情感,但是,這不是真實地對待自己的感受,坦誠地對待他人。
一致性表達的人,是真實坦誠的人。他們即使是面對負面情緒,也是真實坦誠的。他們不是不會生氣,而是會去恰當表達自己的生氣,而不是發泄自己的生氣。有句話這么說,“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帶著情緒去表達!”
增加的概念
薩提亞認為,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一致性表達的人。
薩提亞并沒有從根本上否定我們這些從原生家庭帶出來的、不健康的生存模式,而是在肯定原有生存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了增加的概念。這是我非常佩服薩提亞女士的一點。
我們想要做到一致性表達的狀態,不必完全否定掉我們過去的生活經驗,就像電腦格式化,實際上,人腦也是做不到這點的。我們只需要在原有生存模式的基礎上,添加上我們所欠缺的維度,也就是自我、他人、情境三維度,那么,我們是可以做到一致性表達的狀態的。
討好的人,在照顧別人的時候,也能夠照顧一下自己的感受與需求;指責的人,在指責別人之前,能夠考慮下別人的感受;超理智的人,在講道理前,能夠找到自己的感受,照顧下對方的感受;打岔的人,先從完全不在線的狀態回到情境中來,注意一下正在發生什么,慢慢去找到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只要我們學會在恰當的情境,照顧到自己與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我們都可以成為一致性表達的人。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反思我們給別人的建議
下一篇:癌癥性格的類型以及緩解方法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