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非專業人士能否從事精神和心理分析
謝老師2021-08-17 17:2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在精神分析運動初期,精神分析師在醫學權威人士眼中通常是江湖騙子的代名詞。在某些醫生看來,那些沒有接受醫學教育未獲得從醫執照卻從事治療工作的非專業精
在精神分析運動初期,精神分析師在醫學權威人士眼中通常是江湖騙子的代名詞。
在某些醫生看來,那些沒有接受醫學教育未獲得從醫執照卻從事治療工作的非專業精神分析師,會導致嚴重的醫療安全問題。
然而,弗洛伊德卻對此不置可否。
在弗洛伊德看來:與心理學和啟發對人性深刻見解的分析培訓比起來,醫學訓練對精神分析家的執業微不足道。
他還略帶調皮的說:大部分醫生沒有受過精神分析訓練,所以當他們嘗試精神分析時,會遭到令人沮喪的失敗。
在《非專業精神分析問題》一書中,弗洛伊德甚至提出,醫學訓練對精神分析是一種阻礙心理咨詢醫生。
在弗洛伊德的觀點中,精神分析是獨立完整的學科,那些參加精神分析運動、經過正規分析、受過專業訓練的人都能夠從業。
因此,弗洛伊德反對在大學中開設精神分析的課程,即使他本人在大學授課。
然而,外界對精神分析的批評卻是與日俱增,并最終導致了精神分析運動持久的動蕩。
困境始于1924年的奧地利,美國醫生牛頓·墨菲希望進行精神分析治療,弗洛伊德將他介紹給了賴克。
賴克出身于中等資產階級的猶太家庭,1911年認識弗洛伊德后,立刻將他視作父親。
弗洛伊德建議他放棄原本的醫學專業,投入精神分析的研究。
在維也納,人們戲稱賴克為“仿弗洛伊德”,賴克熱衷于模仿弗洛伊德,蓄跟弗洛伊德同樣的胡須,吸相同品牌的雪茄,甚至模仿弗洛伊德說話。
弗洛伊德也對賴克偏愛有加,經常資助他,給他介紹病人,將一些重要的任務托付給他。
在對墨菲的治療中,賴克并未意識到他表現出的精神病性癥狀,墨菲因此非常不滿,進而起訴賴克非法行醫。
1925年2月,事件繼續發酵,賴克被禁止從事精神分析工作。
非專業人士從事精神分析的問題最終被引爆。
在此后1年多的時間里,精神分析是否為江湖騙術的爭論席卷了整個歐洲和北美各大媒體。
一直反對國際精神分析協會的獨立醫生分析師委員會主席威廉·斯泰克爾立刻加入這場斗爭,譴責弗洛伊德的弟子濫用精神分析。
奧地利醫生朱利葉斯·瓦格納(1927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作為精神分析治療的受害者,則迅速起草報告,建議只有醫生才可以從事精神分析治療。
弗洛伊德無法對弟子的境遇袖手旁觀,1925年3月8日寫信給朱利葉斯·瓦格納,稱在賴克治療的所有病例中,自己也會作出同樣的決定。
1927年5月,墨菲由于精神狀態被取消了出庭資格,賴克被免予起訴。
美國媒體刊登了“反對弗洛伊德,美國人認輸”的頭條新聞。
事情似乎告一段落。
然而這場非專業精神分析問題所引發的分歧,遠大于女性性征及兒童精神分析的爭論。
這種分歧導致世界范圍內精神分析運動的持續大動蕩,并出現了三種對立的觀點。
觀點1:反對非專業人士從事任何形式的精神分析;
觀點2:反對各種形式的限制,支持非專業人士從事精神分析;
觀點3:支持非專業者在嚴格的規則框架下從事精神分析,并傾向于從業者接受醫學學習,尤其是精神病學方面的培訓。
第一種觀點幾乎得到整個北美社會的支持,他們組織運動和協會,反對無正式資格的行醫者。
當時,布里爾在美國著手制定規章,要求精神分析的從業者必須畢業于被認可的醫學院,獲得醫生執業資格。
弗洛伊德對此非常憤怒,認為精神分析在美國已經淪落為精神病學為所欲為的仆人。
第二種觀點的支持者主要來自歐洲日耳曼語世界,以弗洛伊德和費倫齊為主,認為醫學培訓會損害精神分析。
第三種觀點更加自由,更加實用,獲得瓊斯和英國學派的支持。
顯然,弗洛伊德在這場非專業精神分析的戰役中最終落敗了。
那些原本支持非醫生從事精神分析的人,最后也不得不考取大學學位,遵守政府部門制定的規章制度。
一些早期即追隨弗洛伊德的重要人物,也紛紛表達了與弗洛伊德相反的立場。
1905年即加入弗洛伊德星期三小組的愛德華·希爾曼冰冷的說:我堅守衛生部門的法令,精神分析師應該具有醫生執照。
弗洛伊德最早追隨者之一的伊西多爾·薩德格爾,同樣明確的說:我的原則和看法很堅定,病人應完全由專業醫生診療,任何非專業人士對病人的分析都應該避免。
哪怕是一直亟欲討好弗洛伊德的多伊奇,也隱晦的表達:治療是醫生的工作。
弗洛伊德所堅持的陣營完全失守。
“我簡直是個沒有士兵的將軍”,弗洛伊德悲傷的說。
1929年初,相關爭議仍未停歇。
弗洛伊德開始考慮與美國精神分析界劃清界限,以堅守自己對非專業精神分析師支持的立場。
對此,一些紐約的精神分析家說道:
弗洛伊德再怎么權威,再怎么偉大,也還是有限的,畢竟,他的話不是法律。
終其一生,弗洛伊德都在致力于拓展精神分析師有別于醫生和哲學家的獨立空間。
遺憾的是,這一精神分析運動的核心困境,至今未解。
時至今日,作為心理咨詢師的你,會選擇支持哪種觀點呢?
參考資料:
《弗洛伊德傳》,彼得·蓋伊
《弗洛伊德傳》,伊麗莎白·盧迪內斯庫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時常會有陰暗的想法正常嗎
下一篇:怎樣快速提升自信心?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