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dhddf"><mark id="dhddf"></mark></p>

      <ruby id="dhddf"><mark id="dhddf"></mark></ruby>

        <ruby id="dhddf"></ruby>
        <del id="dhddf"></del> <ruby id="dhddf"><b id="dhddf"></b></ruby>
              <big id="dhddf"><ruby id="dhddf"></ruby></big>
              <pre id="dhddf"><mark id="dhddf"><progress id="dhddf"></progress></mark></pre><p id="dhddf"></p><p id="dhddf"><mark id="dhddf"><progress id="dhddf"></progress></mark></p>

                <p id="dhddf"></p>

              <ruby id="dhddf"><mark id="dhddf"><thead id="dhddf"></thead></mark></ruby>
                <output id="dhddf"></output>

              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人有權利圖舒服和自由,但會不會太不負責任了

              謝老師2023-07-12 11:49【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人有跟隨感受的自由,舒服就做,不舒服就可以不做,這是常識。有人對常識有疑問:人固然有權利圖舒服,但會不會太不負責任了?這個疑問很有代表性,值得多說

              人有跟隨感受的自由,舒服就做,不舒服就可以不做,這是常識。有人對常識有疑問:人固然有權利圖舒服,但會不會太不負責任了?

              這個疑問很有代表性,值得多說幾句。

              「要忍受一定的不舒服」,聽起來很有道理。但道理都跟特定的語境有關。脫離了語境只談道理,就變成刻舟求劍。一個孩子喜歡玩耍,不喜歡上學,講道理的人會說他這樣不對,如果放任這種感受,人就會墮落。這話好像沒有什么問題。

              但孩子也是真的不舒服,「不舒服就可以拒絕」,這是常識。常識是更接近原始的狀態,更基礎和更底層的東西。人跟隨自己的感受,大概率可以趨利避害,為什么說它是更基礎的?因為這是動物本能,是在漫長演化中形成的保護機制。

              心理咨詢師工資,哪里有心理咨詢師培訓,心理咨詢師怎么考證:人有權利圖舒服和自由,但會不會太不負責任了

              過期的食物吃了肚子疼,就不要吃,再吃會損害你的健康,甚至有生命危險。肚子疼是在保護你。跟隨這種感受,你會有更大的概率活下來。

              感受本身包含了生存所必要的大量信息,比理智的處理速度更快。理智要判斷一種食物是不是對身體有害,需要測算它的成分和劑量,需要生物化學知識,需要定量評估對生理功能的影響……只有專家才弄得懂,大多數人弄不懂,沒關系。你總之有不舒服的感覺,身體的感受是直觀的。

              在一個危機四伏的環境里,需要快速且直觀的反應。每次都等理智判斷清楚再行動,這種人早被這種環境淘汰了。吃到不舒服的東西就不吃,做著不舒服的事情就拒絕,難受時對自己多照顧一點,相處起來不舒服的人就離遠一些。這些就是常識,不需要任何高深的道理,人人都可以快速使用二級心理咨詢師試題

              身體最知道怎么樣保護你。

              但這些本能的保護機制,現在反而需要一遍遍地重申。因為有一種新的正確:我們受了教育,學了道理,教導我們克服本能,走出舒適區,對自己狠一點。這是什么語境下的策略呢?——是在舒舒服服,允許你慢速反應的時候。就是說,等環境變好,有保障了,你已經足夠安全,不必時刻緊繃的時候,就開始考慮更細致,更有謀略的反應,謀求安全之后更長遠的發展。套用一句流行語,為了讓人成為更「好」的自己。有危險的時候,人只要活著,等到安全了,人就想活得更有質量。

              并非「應該」那樣做,只是一種選擇。

              為了更高的質量,可以選擇無視身體的信號。在沒有健康負擔的情況下,為了身材健美,哪怕疼痛也可以選擇咬牙多做幾組運動。醫療體系健全的前提下,有些藥吃下去讓你更不舒服,但你選擇相信醫生的話,繼續吃。工作996很累,如果你判斷自己還年輕頂得住,為了未來你選擇多堅持一段。嚴厲的老板讓人不舒服,但你感覺他最多也就是罵罵你,你選擇多跟他待一段時間學點東西……這些選擇都是在克服本能,為了更大的好處。

              而這一切的好,都要以活著為前提。

              只有你活得安全,穩定,沒有威脅的時候,理智才會從容判斷:本能的聲音讓我停下,但我要慢慢想一想……嗯,我估計沒有問題,可以繼續!

              你看,這并不是適合危險狀態的策略。

              兩種策略對應兩種不同語境。學了那么多道理,這一點不能忘。危險的時候就跟隨本能,不舒服了就跑。等確定安全了以后,你再慢慢考慮要不要「忍受不舒服」。人在和平時期才喜歡冒險。那些鼓吹「走出舒適區」的理論,沒有講出故事的全貌。走出舒適區是反本能的,是冒險,并沒有天然的正確性。它降低我們的反應效率,打開身體的屏障,增加暴露于風險的概率。當然有好處,讓我們有機會做一個不同尋常的選擇,成為更高級或者不一樣的人。而不必遵循本能的聲音——那聲音是我們為了保護自己,做出的安全限定。

              打破這個限定,可以跑更快,好處更多。就像限速60的公路,有人在沒有攝像頭的時候也可能狂奔過80。但只是一次成功的冒險而已。

              冒險挺好,但它是個人的選擇。你可能會聽別人勸:「假如你愿意,可以選擇冒一點險」,這話你聽不聽隨便。但如果他說的是:「你不應該順著自己,你必須大膽一點!」,那就不要聽。冒險永遠不是,也不應該是一個必需品,它需要以安全為基礎。這是關鍵。哪怕最嚴厲的健身教練,也會讓你根據身體的感覺量力而行,不會叫你「什么疼痛都不要管」。什么時候停,什么時候再多忍耐一下?一旦進入細節的探討,當然就很復雜,因人因事而不同。但如果有什么簡單結論的話,就一句話——只有先保證自己活著,才有機會慢慢探討。

              記住這一點,就不會懷疑常識。

              如果說世上真有什么精神控制,方法不外乎就是對一個人感受的真實性或是合理性進行全盤否定:你不應該這樣感受,或者你不該沉溺于你的感受。你應該這么做,應該那么做,走出舒適區才是更好的你:媽媽就應該多付出一點,爸爸就應該多賺一點錢,孩子應該是努力學習的,工作應該是全身心投入的。你覺得很痛苦?不不,你必須忍受痛苦,痛苦是你進步的階梯……最有迷惑性的是,這些說法有時是對的。公正地說,它們有可能是對的,有可能同時也是安全的,但不一定總是。

              它們「不一定」安全,這就夠了。

              這樣的態度有其冒險性。如果我請你不要相信自己的本能,「相信我,我才知道怎么對你好!」,無論我是不是真的知道,讓你放棄自己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冒險。而冒險是在安全,穩定,沒有特別大的危險,可以從容選擇的語境里,才適用的策略。

              用不用這種策略,取決于你在哪里。

              在相對安全的環境,當然沒有問題。我有時也喜歡思維上的挑戰,問自己「你感受到的都是真的嗎」。我懷疑自己的一切,懷疑頭腦里建構的整個世界都是假的——這叫「顛覆」——很過癮,它讓我頭腦變得更靈活。但這種時候我坐在沙發上,剛吃完飯,手邊有一杯茶,天氣又舒服。讓我覺得陷入一會兒虛無也沒關系。如果不是這樣,如果我身處險境,周身疼痛,我就不會再這么想,不再質疑感受的真實。我只會遵從本能,轉身就跑。當然,健身房里的疼痛除外,教練說:「痛都是你想出來的!你只要不想就不會痛!」聽上去非常精神控制,但我也愿意聽一聽,因為知道隨時可以停下。

              劃重點:任何選擇,都可以停下。

              所以我一直在說自由,自由,自由,停下的自由,隨心所欲的自由。自由的意思就是你可以停下,也可以不停。但如果有聲音告訴你:「你不應該停,因為你沒有這樣的自由!」,你就要警惕了。這個聲音可能對你好,也可能毀了你。是不是真的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沒法確定它好不好。而只要你沒法確定,它就是有風險的。那你就不如停下來,先把自己保護好。活著是一切的前提。

              很贊哦! (人閱讀)

              文章評論

              您對本文有什么想法?說點什么吧
              • 全部評論(0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站點信息

              • 網站名稱幸福心理網
              • 建站時間:2011-11-11
              • 文章統計:共16485 篇
              • 文章閱讀:共1676469次閱讀
              • 統計數據百度統計
              • 微信公眾號: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p id="dhddf"><mark id="dhddf"></mark></p>

                  <ruby id="dhddf"><mark id="dhddf"></mark></ruby>

                    <ruby id="dhddf"></ruby>
                    <del id="dhddf"></del> <ruby id="dhddf"><b id="dhddf"></b></ruby>
                          <big id="dhddf"><ruby id="dhddf"></ruby></big>
                          <pre id="dhddf"><mark id="dhddf"><progress id="dhddf"></progress></mark></pre><p id="dhddf"></p><p id="dhddf"><mark id="dhddf"><progress id="dhddf"></progress></mark></p>

                            <p id="dhddf"></p>

                          <ruby id="dhddf"><mark id="dhddf"><thead id="dhddf"></thead></mark></ruby>
                            <output id="dhddf"></output>
                          www.gaoav.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