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在幼兒中發生攻擊和退縮的心理行為
謝老師2022-03-20 11:49【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小北從幼兒園回來了,看起來不太高興,原來今天在玩玩具的時候,有個叫壯壯的同學過來搶他的玩具,不給還動手推打。壯壯比小北高一個頭,又胖又壯,小北打不
小北從幼兒園回來了,看起來不太高興,原來今天在玩玩具的時候,有個叫壯壯的同學過來搶他的玩具,不給還動手推打。壯壯比小北高一個頭,又胖又壯,小北打不過他,只好找老師。雖然老師嚴肅批評了壯壯,但是小北還是不太開心。
有天晚上,甄美麗帶小北去超市轉轉,碰見一對許久沒見的老朋友。甄美麗說到:“這是我們家老二小北,來,小北,叫叔叔阿姨好。”本以為小北會大大方方的問好,沒想到直接躲到甄美麗身后,一言不發。
為什么在幼兒中會發生攻擊和退縮的行為呢?
這實際上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對待環境刺激產生了兩種基本的應對策略——“戰斗或逃跑”。
當幼兒覺得自己通過暴力手段達成目的,就會選擇戰斗策略,發出攻擊行為;當他覺得環境變化超出自己控制,就會選擇逃跑策略。而且很多時候,這種選擇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進行的。
戰斗或逃跑,并不只會出現在幼兒身上,也是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會使用的應對策略,只不過對成人而言,戰斗或逃跑的方式會有更多選擇和變化。
家長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幫助幼兒學會更好的戰斗或者逃跑的方式,聚焦于解決問題、應對環境,而不只是簡單的攻擊或退縮。
這里還要講到人格的概念,人格是指一個人獨特的個性心理特征,是一個人在生理遺傳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心理行為特點。它體現出一個人在學習生活工作中,以何種態度和方式對待自己、他人與社會的一貫思想和行為風格。
兒童期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幼兒在這個時期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和教育,簡單的攻擊或退縮成為他們固化的行為模式,那么人格許多方面都會受到深遠的消極影響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所以,當你看到自己的寶寶“習慣性”地出現攻擊或退縮行為時,就要注意了。
家長修煉秘籍
01. 對有攻擊性孩子的策略
首先,家長應該審視一下自己的一些言行對孩子造成示范效應。其次,要表明立場,傳遞出自己對頻繁攻擊性行為的否定態度,如果改進了則予以鼓勵表揚,增強自信,同時需要停止強硬的處罰方式,這樣會引起孩子叛逆情緒甚至讓他們覺得暴力是有效的,反而強化了攻擊行動。
再次,要訓練延遲滿足,上幼兒園的孩子可以適當地學會等待,減少即刻滿足,可以利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讓孩子在等待時間更加輕松一些。還可以利用一些輪換的游戲,讓孩子在等待中學會自我對話“這一局讓爸爸玩,我可以等待輪到我再玩。”
最后,可以學習自我抑制的方法,如果孩子比較沖動很難控制情緒,家長可以教導一些方法,比如:當情緒激動想攻擊的時候,可以先從1數到10;可以嘗試把情緒表達出來,避免動手。
02. 孩子被欺負的策略
切忌以牙還牙,先讓被欺負的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可以抱在懷中安慰他,不可埋怨諷刺。家長了解事情的原因后,與孩子一起分析,共同想辦法處理類似的情況,比如:可以大聲的告訴對方“請不要推我”、“不許打我”,或尋求老師的幫助。
03. 退縮行為的策略
首先家長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采取更為民主的教育方式,同時還是表達自己的意愿,培養孩子積極主動的態度。其次鼓勵孩子積極的與人交往,去公眾場所增加與同伴接觸的機會,嘗試著自己問路、買票等行為,鍛煉孩子的膽量,家長要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童年情感創傷影響我們成年的方式
下一篇:一個人的性格真的可以改變嗎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