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職場心理 > 職場心理
數據更科學還是現實更有說服力
謝老師2021-08-24 08:30【 職場心理】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現在是大數據時代,網絡非常的發達,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生活習慣被記錄下來整理最終通過大數據分析來出現更加便捷的服務,這聽上去是非常正確非常舒服的
現在是大數據時代,網絡非常的發達,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生活習慣被記錄下來整理最終通過大數據分析來出現更加便捷的服務,這聽上去是非常正確非常舒服的,但是有看過《薩利機長》的人應該又有些感觸,這不正是我們職場中常見的情景嗎?當你被老板或者同事甚至下屬質疑時,你能否拿出事實來做你的論據,而不是只用感受講話?那么是數據更科學還是現實更有說服力,這是很多人困惑的事情吧!
這部劇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2009年美國有次墜機事件,機長叫做薩利伯格,因為遇到鳥群,雙發動機失效,迫降在紐約的哈德遜河上,幸運的是機上155人全部生還。薩利機長雖然救了155條人命,但航空公司依然質疑他迫降在河上是否合理。在調查組人員冷若冰霜地提問時,薩利的副機長反復強調“我們盡力了,我們問心無愧。你可以去問乘客們的感受。”并且質疑調查組是在“釣魚執法”。而調查組卻每句話中都有數據、有測算,在講事實,所以,盡管看起來很冷酷,但卻無可指摘。
現在大數據的應用很廣泛,各大公司通過大家對齊產品的使用來進行數據統計,最終匯集的各種數據進行應用分析,最終制定更加適合公司和用戶的需求出來,像是現在的外賣行業和快遞行業,以及網約車行業都是非常經典的案例,但是很多的人企業和公司只看數據,卻忽略了現實中用戶們的感受,或者說是利用大數據來進行各種牟利!
大數據殺熟很多人應該比較清楚,就是在使用網約車的時候很多人發現,老用戶和新用戶去同樣的地方,而新用戶花的錢更少,很多人并沒有注意到,但是卻是企業利用了大數據來對很多用戶進行了殺熟,是因為大家已經形成了習慣,所以可能沒有注意就這樣了,不知道著是不是一種另類的欺詐呢!
大數據是很有用,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方便,生活習慣得到更好的服務,但是數據并不能代表所有,我們更加應該新人最終現實中各種狀況的結果,也可能在將來大數據更加完善的時候會非常的人性化,但是數據只是輔助,最終人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職場中你應該提防什么類型的人?
下一篇:職場上做個壞人對自己也很殘忍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