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職場心理 > 職場心理
疫情下如何應對員工心理危機?
謝老師2021-07-05 09:39【 職場心理】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室:心理疾病會在組織中傳染盡管狀態性焦慮對提高公眾健康有積極的作用,但病毒導致的肺炎,流感(可類推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會使大部分患者出現焦慮和抑
心理疾病會在組織中傳染
盡管狀態性焦慮對提高公眾健康有積極的作用,但病毒導致的肺炎,流感(可類推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會使大部分患者出現焦慮和抑郁的情況。疫情期間,在注意個人防護的同時,我們尤其要注意抑郁情緒給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
面對心理疾病,公司應該怎么做?;↓;明尼蘇達大學Golberstein et al. (2014)的大學生群體的研究表明,雖然抑郁癥狀不確定是否具有傳染性,但是導致抑郁的反芻式思維方式卻具有傳染性。
波士頓大學的Hendriksen教授指出,在2014年一項針對小鼠的研究中,人為的創造出壓力源使得健康的小鼠變得抑郁之后,新加入其中的健康小鼠也會變得抑郁,直接確定了抑郁本身是具有傳染性的。
對于員工個人而言,抑郁情緒會嚴重降低工作效率
研究表明:抑郁和曠工、工作表現下降息息相關,抑郁越嚴重越容易出現曠工和遲到早退的行為,越容易出現工作能力的表現下降的現象。
員工抑郁使得員工對工作的掌控能力下降
即使員工還沒有表現抑郁的征兆,其個人的工作能力已經出現了下降。
員工還會出現心理創傷
經歷了此次疫情,很多人可能都會出現如下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出現了心理創傷的表現。
感情變得激烈、易怒、容易波動
閃回:不斷在腦海中重現疫情新聞、現場的信息,導致身體反應,如心跳加快或出汗
決策混亂或困難
睡眠或飲食問題
害怕事件會重演
人際關系技能的改變,如人際沖突的增加或發展出更內向和逃避型的性格
身體癥狀,如頭痛、惡心和胸痛
員工可能會發展出情境性抑郁
對于整個公司、企業而言,如果不對員工個人抑郁焦慮情緒進行處理,則可能會導致員工出現情境性抑郁九重心理人格之職場心理。
情境性抑郁是個人經歷創傷事件或一系列事件后(比如離婚、退休、工作變動、災難/疫情)發展出來的一種短期的、與壓力相關的抑郁。
這是一種適應障礙,它會讓員工很難適應創傷后事件的日常生活,同時也被稱為反應性抑郁癥。
普通人出現情境性抑郁的情況一般是保持在三個月內。但如果忽視或者處理的不好,情境性抑郁極有可能發展成臨床上的抑郁癥。
也就是說,無論是員工本人還是企業主,都需要對抑郁癥加以防范。否則可能會導致員工個體工作能力下降、公司業務受損等后果。
疫情中工作,
容易出現什么心理問題?
隨著返工日期臨近,對回到工作崗位的員工來說,無論是通勤還是工作中,都不可避免需要與人群接觸。長期處于“自身安全無法保障”的擔憂中,很容易出現心理應激反應。
疫情中可能出現的常見應激反應有:
一、認知
對身體的感覺與變化特別關注,對別人、對自己是否戴口罩、是否咳嗽等行為或癥狀會在意,并將身體的各種不適與“疫情”聯系起來,甚至會變得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
二、情緒
不同程度地對“疫情”過度緊張、焦慮、恐懼、擔心疫情無法控制;變得容易煩躁,容易激惹;對疫情相關的“負面”信息感到憤怒。
三、行為
過于回避一些信息或場景,反復去查看疫情的進展消息、測量提問。相互支持或其他社交活動明顯減少,生活懶散,懶言少語,做事變得沖動、莽撞,手足無措,或者坐立不安等。
四、軀體
伴有軀體不適,比較容易出現輕微的胸悶,氣短,胸痛,食欲下降,腹部不適,尿頻,出汗,肌肉緊張,發抖,全身乏力,有些會出現頭痛、心慌、心悸等;睡眠差,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淺、早醒、多夢且多噩夢;甚至出現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體溫升高等情況。
那么,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應激過度了呢?大家可以根據以下標準進行自我判斷。
如果出現這些癥狀,則表明你可能應激反應過度了,這個時候應該及時進行自我調整,必要時向外界尋求幫助。
員工該如何調整壓力,
保持心理健康?
總結來說就是:客觀面對疫情,科學調適心理,管理不良情緒。抑郁研究所為大家準備全方位的調節策略,希望大家都能開個好工~
一、情緒調節
1.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一味地抗拒情緒只會使自己更加沉浸在負面思維和情緒中。
2.學會適當宣泄,宣泄壓力可以減緩事件對人的消極影響。可以通過傾訴,適當運動,聽輕音樂,甚至是哭泣來宣泄自己的壓力。
3.進行自我關懷。可以在便利貼上寫下今天發生的讓你平靜或快樂的事,貼在床頭、電腦邊等顯眼位置。感到沮喪時,就看看它們。
二、行動策略
1.了解新型冠狀病毒,它引發的肺炎并非不治之癥。
2.選擇性接受信息,減少刷社交平臺、朋友圈的時間,可選擇只關注官方消息。
3.維持正常健康的生活作息規律,盡量多喝水,維持新鮮蔬果攝入,將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加熱熟透。
4.充實生活,轉移注意力,不要讓自己太閑。可以在家閱讀、運動,玩一些小游戲,做做家務等。
5.避免做出重大的人生決定。疫情帶來的壓力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思維,讓我們不能像以往一樣做出客觀、理智的決定。
6.傳遞積極信息。負能量最容易傳染并蔓延,保持積極心態,也是對家人朋友的有力支持。
7.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眾,減少流動性。
三、認知策略
1.挑戰引發焦慮的念頭,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2.與不合理思想斗爭。
3.學會正向思維。
4.改變認知,跳出思維怪圈。
四、身心放松法
當你感覺壓力過大,或者不知道該做些什么的時候,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放松自己。
尋求專業幫助
如果你感覺心理壓力過大,已經影響到正常生活,自己又無法調整時,一定要及時地尋求專業幫助,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為什么職場女性不敢公開懷孕
下一篇:不要和蠢人交朋友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