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焦慮癥 > 焦慮癥
你焦慮是因為你在追求完美
謝老師2023-09-29 17:22【 焦慮癥】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每個人都會焦慮,但是一個人焦慮的原因以及焦慮程度是不同的,但是焦慮嚴重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焦慮的原因是因為追求完美,想要自己為人處世更加的完美,想讓
每個人都會焦慮,但是一個人焦慮的原因以及焦慮程度是不同的,但是焦慮嚴重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焦慮的原因是因為追求完美,想要自己為人處世更加的完美,想讓自己的生活更幸福等等,其實有很多時候的焦慮都是沒有必要的,但是很多人放不下,為什么你很焦慮呢?
盡管大多數抱怨自己焦慮的人看起來痛苦、自憐,甚至自恨,但我想說,其實你是太猖狂啊!因為你想一步登天,因為你認為自己就應該是個完美的神,然而戲劇性的是,如此地追求完美竟變成了一件最不完美的事。
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不幸福
社會心理學家Shalom H. Schwartz和同事在研究中發現兩種價值觀截然不同的人。
一種人傾向于窮盡所有可能的選項,只為從中挑選出那個唯一的最好的選擇,他將這類人命名為“最佳選擇者”(Maximizer);而另一種人只是找到差不多好的那個選擇,就完成了,滿足了,他們叫做“知足者”(Satisfier)。
最佳選擇者要花較長的時間去選擇,而且做出來的選擇看起來要比那些知足常樂者很快做出的選擇要好得多。然而悲催的是,他們反而會對自己的選擇不甚滿意。
更悲催的是,總體而言,與知足者相比,最佳選擇者過得更不幸福,心態更悲觀、自卑,生活滿意度更低,并且更容易抑郁、后悔和自責。
大量心理學研究已證實,完美主義心態導致抑郁和焦慮,降低生活質量。這種消極影響如此嚴重,以至于完美主義已被作為抑郁癥狀的一部分,并成為造成抑郁自殺事件的一個重要誘因焦慮癥較好醫院。
所有這些發現無不戳中完美主義者的痛點。他們急需要做的,是改變對出錯這件事的態度。
出錯讓人更有魅力
最近,網上一檔以毒舌著稱的喜劇脫口秀節目火了,這檔節目每集邀請一位閱歷豐富、三觀正確的名人作為“被吐槽”的主角,由這位名人再邀請一群自己的圈中好友一起輪番相互吐槽,并且還要爭出冠軍。
那些平日里光鮮亮麗的熒屏偶像們,在節目里都變成了被眾人奚落和調侃的對象,從曾在主持招聘節目時把選手罵到暈倒的馮紹剛,到代言了各種奇葩廣告的唐國強,從只有一部劇被觀眾熟知的劇作家史航,到在真人秀里制造了“放氣”事件的鄭凱,沒有一個不在自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可是所有人都很開心,觀眾更是連連捧腹。無論是怎么也不紅的,還是過了氣的,都通過這個節目著著實實地火了一把。
我希望所有完美主義者都能看一看這樣的節目,不僅僅因為它的幽默方式,還因為它對于完美主義癌晚期患者有著絕對的治愈效果。
它讓我們知道,出錯很OK,出錯很可愛。有趣的是,越是有影響力的人,錯起來越是有魅力。當他當眾出紕漏或揭自己的短時,你會戲劇性地被一種滿滿的正能量所包裹。
那種現象看似荒謬,但早已被研究好奇的心理學家Todd Kashdan所看穿:這就是為什么人們情愿花費多出10倍的高價去聽最喜愛樂隊的現場表演,也不愿意在家里聽他們那些完美無瑕的CD錄音。
往往即興的、不完美的表現,才會是最神奇、最出彩的,因為它就是生活本來的樣子。
培養對出錯的正確態度
當你還是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寶寶時,你是多么肆無忌憚地出錯呀!摔過多少狗吃屎,說過多少狗屁不通的話,可是你焦慮了嗎?沒有,反而是開開心心、跌跌撞撞、咿咿呀呀的,就很快把什么都學會了。
曾幾何時,你竟然開始對出錯感到如此厭惡,甚至到一種超乎尋常的恐懼的地步!這究竟是腫么了?
最糟糕的情況,不是你出了錯,而是你居然沒有出錯的勇氣。像是去完成一個優雅的任務一樣,去完成這次出錯,同時帶著孩子一般的好奇心,去觀察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出現?結果如何?你學到了什么?
如果你身邊的人也面臨同樣的焦慮,也請給他們這個建議。
事實上,正如沒有人會在乎你把電線桿底座擦得有多亮,也不會有人真的記得你出錯的時候有多丟臉。
很贊哦! (人閱讀)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