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有些時候你不需要感到愧疚,你很優秀
謝老師2021-07-03 13:02【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你有沒有覺得“對不起”一些人?覺得自己“傷害了”一些人?其實很多人會會有“愧疚感”,有些人對你有恩,或者對你很好,當你做了一些不符合他們利益的事情
你有沒有覺得“對不起”一些人?覺得自己“傷害了”一些人?其實很多人會會有“愧疚感”,有些人對你有恩,或者對你很好,當你做了一些不符合他們利益的事情的時候不少人就會覺得很“內疚”,其實有些時候你不需要感到愧疚,你很優秀!
先分享5個真實故事,都是近期發生的,我把它們概括如下:
1、來訪A是大一學生,也是他們村第一個進京之人,今年暑假帶著獎學金回家,親戚鄰居蜂擁而至。聽到A滿口普通話,幾位大嬸半開玩笑的說:“咋了,才出門幾天就忘本,就不會說咱們家鄉話啦”。頓時,我這個來訪滿臉通紅,立刻改為方言,心中莫名的內疚。
2、朋友B最近剛剛升職沒幾天,他發現之前幾個“老鐵同事”不主動找他了,也變得客氣了,感覺怪怪的很別扭。他很困惑,升職后怎么關系變了呢?困惑之余心生內疚。
3、來訪C經過2年心靈成長自由了許多,但最近卻忘記了母親的生日。這在以前可是從未有過啊,母親打電話問她為何沒回去,C頓時羞愧難當,并決定買更貴重的禮物回家謝罪。
4、朋友D最近越看老公越不順眼,甚至有些貶低,覺得老公沒長進,結婚那會兒可是視他為偶像啊,一想到這里,D就掩飾不住對老公的內疚。
5、來訪E讀高二,以前父親兇他打他都默默承受,可上周六自己居然還手了,還一把將父親推倒。他奪門而出跑到后山拼命撕扯頭發,最后用煙頭在手腕燙了2個疤痕,還踢傷了一只倒霉的流浪貓。
好,分享完畢。
他們到底發生了什么?
不難看出他們的共性:內疚感。
內疚的原因是:他們覺得自己的行為、想法傷害到了別人,還是親密之人,不管是有意或無意。
有個重點是:“他們覺得自己錯了”。
關鍵是“覺得”,至于是否真的錯了,我們一會再談。
事實上,“覺得”本身就是一種“自我評判”,就是給自己貼標簽,認為自己不好,沒顧及他人感受二級心理咨詢師下載。
從這個角度,內疚感之所以出現,是在為自己的“覺得”承擔責任。
這很正常,每個健康的人格都會有內疚感,且終生攜帶。
比如打了孩子、上班遲到、忘記赴約、父母生病沒陪床、答應的事沒做到等等,你都會內疚:“我錯了,所以我要承擔錯誤造成的損失”。
最常見的就是補償,你會給孩子買禮物、會加班加點、會給父母買衣服、會請他吃飯之類,這些補償緩解了內疚,意思就是:“我已經承認錯誤并彌補,就別再責怪自己了”。
這些都是小事,也是我們一眼就能看到的,是意識層面的內疚感。你也很快能原諒自己,事情就這么過去了,該干嘛干嘛。
而我分享的這5個故事,卻沒這么簡單,因為他們并沒有錯。
心靈成長有了力量、上大學開拓了視野、升了職加了薪都是好事呀,都很優秀啊,就算遺忘母親生日、和父親對抗也都只是失誤或一時沖動啊。
那干嘛還內疚?
這是因為潛意識的“背叛”。
“我背叛了鄉親、背叛了父母、背叛了同事、背叛了老公。”
怎么可以這樣呢?他們都還是老樣子,我為何要變強、變好、變優秀?
我不是應該繼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嗎
不是應該懂事乖巧順讓媽媽開心嗎
不是應該繼續和同事們喝酒聊天打牌嗎
不是應該繼續視老公為偶像嗎
不是應該聽爸爸的話做個孝順的好兒子嗎
案是:
你沒怎么,你就是成長有力量了,就是比以前更優秀了,你也的確“背叛”了。
但你背叛的不是他們,而是自己以往的人格模式。
恭喜,這就是所謂的“活出自我”,這就是“遇見了不一樣的自己”。
內疚不背這個鍋,因為你沒錯。相反,你是對的。
從此你將踏上真正屬于你的人生之路,你是鮮活的、充滿生命力的,是向上生長的,不用質疑自己。
一個內省之人,一個堅持心靈成長之人的釋放結果,往往是建設性的,外在表現就是“優秀”。
你的專注與渴望注定會讓你成為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這就是最大的優秀。
再次重申,潛意識會認為這是在背叛過去,因此也必須要面對背叛的副作用:內疚感。
內疚感,依據嚴重程度分為三個級別:
第一級就是“內疚”。
對應的是補償,目的是讓自己好受點,它對事不對人,你只不過覺得那件事做得不夠恰當而已。
第二級是“愧疚”。
對應的是自我貶低,它摻雜了羞恥,你不僅僅覺得這件事沒做好,還會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故此強烈自責、悔恨、懊惱。
第三級是“罪疚”。
你不但內疚、羞愧,還覺得自己有罪,甚至不配活著。對應的是必須受到懲罰,這就不僅僅是情緒了,還會見諸行動,比如那個推倒父親的孩子會燙傷自己、虐待小動物,嚴重的還會自殘、自殺,以此贖罪。
必須指出:心靈成長獲得的內疚往往是第一級別,也有第二級別,極少存在第三級別。
至少意識層面你要清晰:舊有模式改變帶來的優秀不需要內疚,相反應該感到某種成就感。
居然敢在權威偶像面前撒野,居然敢反抗他們,你還是勝利者,這難道不值得慶祝嗎。
此刻,可以回答這個哲學問題了:“你是否敢吃掉自己的蛋糕,并擁有它?”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心理學教你如何從細節看透一個人
下一篇:你會討厭你自己嗎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