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心理咨詢 > 心理咨詢
用自體心理學的視角看自我心理學
謝老師2021-10-19 20:13【 心理咨詢】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以今天研討的情況來看,egopsychology曾經的王牌技術體系“防御分析”(defenseanalysis)現在已經被詬病得太多了。我們作為現代分析師,到底還要不要做防
以今天研討的情況來看,ego psychology曾經的王牌技術體系“防御分析”(defense analysis)現在已經被詬病得太多了。我們作為現代分析師,到底還要不要做防御分析?到底還要不要指出來訪者的阻抗?針對防御的詮釋工作,會不會使防御收得更緊?防御分析在你整體技術體系中的作用具體是什么?
分析他人防御頗能給治療師帶來高人一等的感覺,因為防御分析通常要用到比較抽離的“上帝視角”,所以分析師做防御分析的背后動力是需要反思的——你是想幫對方,還是想滿足自己的職業自戀?It's a question.
一、研討中出現了幾個很有趣的點:
1. 一個很好的做防御分析的策略,正如我的老師指出:Interpret the defense from the Ego, from the defense itself, not from id, it will be too hard for the patients to see things from id.
從自我ego的角度分析防御,如“我相信,如果你直接表達對你老公的憤怒,這對你來說可能很困難,你覺得呢?”;不要直接從本我的角度分析,如“我認為你對你老公很憤怒”。從本我id角度出發,將很難被當事人接受的,聽上去也很粗魯。
2. 防御分析要用試探口氣,不要用定論口氣,“你覺得呢?”——總給對方的回應和參與留下余地。
3. 從自我出發分析防御,實際上就把自我心理學(ego psychology)和自體心理學(self psychollogy)一定程度上打通了。防御分析最好由淺及深,從最貼近意識的部分出發,這和自體心理學的工作哲學比較接近。
二、關于理論的思考
1. 自我心理學上到第二周,深深感覺這個流派理論對人的割裂。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結構模型總是被拿出來說事。甚至有時候我們說一句話,老師都要問:你覺得這句話是對來訪者的超我、本我還是自我說的?.......其實我聽上去還是蠻汗顏的。
科胡特當年一定是感覺到了這種極為強烈的割裂感,把一個活生生的人硬生生地分割為三個似有還無的人格子系統,所以才提出統整不分割的“自體”概念。由是再次確認自體心理學在美國精神分析史上,確實是對自我心理學的全面反動。而且確實挽救了美國精神分析,將它整全化、人本化了。
2. 自我心理學中的重要概念“自我功能”(ego function),我覺得其實相當于科胡特“三極自體”中的“技能、才能”(skill & talent)——這兩個概念都暗含著“面對日常,處理現實”的能力。
兩個流派都認為要加強這個部分。不同的是操作不同。自我心理學認為幫助來訪者“澄清”(clarification)其防御機制,或者其思維、情緒過程,即讓來訪看清自己的心智(mind)運作過程可以加強其自我功能。這里面其實有著比較強的認知的、智性的味道。
自體心理學通過修通野心(ambition)和理想(ideal)中的任意一極,來間接恢復來訪者的現實處理能力心理咨詢師認證。
比方說,修通野心一極,有些時候意味著和母親這個早期的自體客體有一些必要的心理或者生活上的分離——這種心智和身體獨立,必然會要求來訪者要去自己處理現實。
而且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分離和獨立總是聯系在一起。不會處理現實,搞定不了日常,獨自立不起來——就做不到和母親真正分離。經常輪回到母親照顧你的生活,你照顧母親的情緒,以此交換,母子母女長久共生的劇情中去。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面對負性情緒我們該怎么辦?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