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抑郁癥 > 抑郁癥
雙相傾向的抑郁癥患者,我們的親密關系還安全嗎?
謝老師2021-11-05 03:30【 抑郁癥】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我是一名有雙相傾向的中度抑郁癥患者,但我同時還是父母的孩子,一位男孩的女朋友,以及幾個人的好友。在剛開始拒絕藥物治療的一段時間里,我的情緒變得歇斯
我是一名有雙相傾向的中度抑郁癥患者,但我同時還是父母的孩子,一位男孩的女朋友,以及幾個人的好友。在剛開始拒絕藥物治療的一段時間里,我的情緒變得歇斯底里、無法自控,以極為慘烈的方式切斷了上一段情感關系,麻煩了一些朋友希望他們可以拉我一把。但是大多數時候,你只能一個人坐在未名湖邊,哲學樓樓下的橫椅上、甚至隨便一個角落的小樓梯遍嘗“無邊黑暗”。
好像從什么時候起,黑狗成了唯一的朋友,自己卻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還好,自從按時服藥并且積極地調整情緒和認知,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逐漸能較好地處理自己的親密關系了!并且暫時過上了幸福舒適的學習生活~
為了今天的主題,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處理親密關系上的幾個小小心得。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有各自的特殊性,如果您可以從中獲得一點點幫助,那就再好不過啦~
首先,請正視自己的情緒問題!起初,作為一名熱愛知識且有主見的北大學子,我不想輕易相信自己的咨詢師和醫生,看了許許多多相關的書籍,甚至說服自己從后現代的視角看待自己的情緒問題,認為各種情緒疾病不過是被社會建構的。加上那個時期我逐漸進入了傾向于輕躁狂的階段,自信心前所未有地高漲,最后停止了所有的治療。
Too young,too na?ve.(雖然這個階段我順利實現脫單并且建立了較好的感情基礎但是現在想想還是心有余悸)。如果情緒問題發展到 一定程度而置之不理的話,你聰明的小腦袋瓜是沒法自己調節激素水平的。在再次轉入抑郁期后,我終于聽話地去醫院開藥進行治療,并從一個幾乎無法正常學習生活的狀態恢復至正常較好的狀態。而正常的狀態是我們處理一切社交關系后不至于后悔的基礎。
其次,重視自己作為獨立主體的資格。承認自己存在情緒問題,并和伴侶進行真誠、理性且耐心溝通,在溝通中保持自己作為獨立主體的思考和責任,切勿將自己和親密的人“捆綁”起來,將自己的全部期待和全部價值壓在對方身上,也切勿將自己與他/她并肩的資格輕易抹去。在親密關系中,適當的距離和適當的親密感是抵抗時間的最好辦法。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存在情緒或是心理問題,就逃避屬于自己的責任
最后,是問答時間!
Q1:“特別難受的時候,我要讓他陪我嗎”
可以,但是要注意尺度。他/她也是有自己工作學習的人,要學會辨別敷衍和真正的沒時間~
Q2:“我覺得他永遠無法理解我”
如果你的伴侶沒有抑郁癥,他/她確實不能感同身受你的情感體驗,很多時候你知道自己的情緒是荒謬的,但是你要告訴自己“這是病的原因,我本身不是荒謬的”,和他好好溝通。如果他始終理解不了,那不如“陪伴就好啦”。
Q3:“我感覺他/她不愛我了”
即使你病了,會敏感多疑一點,但是你也是有感受力的人,不要懷疑自己的所有判斷。如果這段關系岌岌可危讓你感到不安,不要責怪自己沒有能力處理好一段感情,“奈何情深緣淺”是所有人的困擾,不是抑郁癥的專屬~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抑郁癥?
下一篇:10個治療抑郁癥的方法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