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抑郁癥 > 抑郁癥
抑郁反復不好可能與這幾種錯誤思維有關
謝老師2022-01-28 09:39【 抑郁癥】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在人們的認知里,抑郁是一個非常難纏的精神疾病,反復無常,因為很多患者在擺脫了抑郁的低落狀態時,以為病情會有所好轉,甚至是康復,但事實上,對抑郁患者
在人們的認知里,抑郁是一個非常難纏的精神疾病,反復無常,因為很多患者在擺脫了抑郁的低落狀態時,以為病情會有所好轉,甚至是康復,但事實上,對抑郁患者來說,不良的思維模式或者認知障礙才是抑郁的主要根源。抑郁反復不好可能與這幾種錯誤思維有關?想了解的和我一起往下看吧!
人們對事物的感知、解釋和記憶都可能存在消極偏見,但抑郁癥患者更傾向于注意與他們消極觀點一致的信息,并將消極事件歸因為內部的、穩定因素,比如自己能力差,而將積極事件歸因為外部的、不穩定因素,比如運氣好。
這種對事物的消極偏見和抑郁癥本身帶來的沮喪情緒相互作用,就會導致惡性循環,使抑郁情緒一直維持下去,也會導致患者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降低,從而更加抑郁。
認知行為療法是如何治療抑郁癥的?
1. 識別負性自動思維
多數抑郁癥患者的負性思維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化了的思維模式,自己并未意識到這種思維是有偏差的。在進行認知治療時,咨詢師會通過提問、演示、模仿等幫助求助者去識別和澄清這種思維過程。
2. 識別認知性錯誤
常見的錯誤認知包括絕對化要求、過度概括、糟糕至極等,咨詢師要通過求助者的敘述,幫助求助者意識到自己存在的錯誤認知。
3. 真實性驗證
以求助者的自動化思維或錯誤認知為假設,鼓勵求助者在嚴格設計的情景中驗證這種假設,從而讓求助者認識到自己的觀念是不符合實際的,并自覺地加以改變。
4. 去中心化
很多抑郁癥患者在看待事情時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比如認為時刻都有人觀察自己,行為舉止稍有改變就會被別人注意到,并由此產生了退縮和無力感。此時咨詢師可以鼓勵求助者改變行為模式,并觀察別人是否會出現不良反應,結果就會發現其實很少人會注意他的變化。
5. 憂郁或焦慮水平的監控
很多抑郁癥或焦慮癥患者認為自己的不良情緒會一直持續下去,其實情緒都是有波動性的,如果求助者有意識地去監控自己的情緒,就會發現情緒的波動特點,并逐漸學會控制情緒抑郁和抑郁癥。
這就是貝克提出的五種具體的認知技術,通過認知治療,求助者在咨詢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不斷反省自己的認知過程,最終學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如果你也存在情緒管理或消極思維方面的問題,可以嘗試認知行為治療哦!
很贊哦! (人閱讀)
下一篇:怎樣讓抑郁患者感受溫暖?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