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抑郁癥 > 抑郁癥
抑郁癥患者的康復經驗:治愈有時候沒那么難
謝老師2022-05-12 16:12【 抑郁癥】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抑郁發作的時候,我感覺像是被囚禁在一個六面白墻的房間里,門鎖著,我出不去,別人進不來,里面什么也沒有,我只能陷在一片慘白的恐懼里,要是誰能給我一刀
抑郁發作的時候,我感覺像是被囚禁在一個六面白墻的房間里,門鎖著,我出不去,別人進不來,里面什么也沒有,我只能陷在一片慘白的恐懼里,要是誰能給我一刀那該有多好?”
——抑郁研究所社群病友
抑郁癥的痛苦我們可能已經熟悉,但被治愈的希望誰也不想放棄,于是我們走訪調研了2231位抑郁癥患者,看看Ta們,是怎樣康復的。
“如果可以,這樣的溫暖我也想擁有,現在目睹過,就算參與啦!”
在抑郁癥的康復過程中,除了必不可少的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患者本身的心態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心態不佳、胡思亂想、錯誤臆測,都會導致病情的加重、遷延甚至久治不愈。想要完全康復,首先需要擺正心態,不要給自己貼標簽,施加思想包袱,更要避免意志的減退和情緒的悲觀,試著找到適合自己的康復方式,才是走在康復路上的第一步。
“每一次記錄自己的情緒,我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在強烈地配合治療,我相信只要堅持,我會好起來的。”
丨病友情緒波動圖
丨病友積極記錄自己的睡眠障礙(失眠、嗜睡)
丨“血壓穩定,情緒平復”
“如果你有持續兩周的抑郁狀態,甚至有頭痛、頭暈、全身乏力、胃腸功能紊亂、睡眠障礙等,請盡快到精神科醫院進行專業治療。”
丨“早一步治療,早一天康復”
丨“你愿意聽我說,對我很重要”
“我積極地記錄著自己的康復日志,但我也同樣擔心這本日志最后成為殺死自己的過程跟蹤。后來我才知道,之所以那么想,只是因為我病了。
丨廣深病友群·康復日記摘錄
丨病友確診抑郁癥當天拍攝
丨抗抑郁過程中,“交流”必不可少
“凡是都有會有一個出口,我的情緒發泄口就是《??》吧~感謝這首歌,用琴弦吊著我的命,我一定可以學會的,加油桑!”
這個時候不要一個人待著。
但凡開始有一點說話欲望就去找人說話。天氣好的時候出去走走,別悶在屋里。
好朋友很重要,聊天和陪伴。抱抱對我很有用。
癥狀是厭食的,去吃點好的,大部分時候可能沒用,但萬一有一款實在太好吃了說不定就心情好一點,再不想吃也要逼著自己吃,不然身體垮了會惡性循環;癥狀是暴食的,別一下買太多,別動不動去超市,吃零食買量少的。
別碰悲傷壓抑的歌、電影之類,你這是在找事兒。選平靜的、溫暖的、開心的。
病情反復太正常了,接受這一點。有反復說明在往好的方向走。之前連反復都沒有,相比從始至終的壓抑你已經進步了。
還是出去多走走,多和人聊聊天啥的,結交新的人,嘗試新的東西。找點開心的事做焦慮抑郁癥的表現。
選一些適合自己的社交類app,和網友聊聊、看看大家的生活,世界上有很多溫暖的人。
運動。非常有效。
別看抑郁癥相關的事。容易把你帶回那種感覺里去。
別啥自稱心理學的書都信。去豆瓣看看評分和簡介。
這時候就別對自己那么寬大了。開始做些正事,一步一步回歸正軌。這個時候你應該有控制情緒的能力了,不要再被它牽著走。對自己嚴厲一點。你要想癱在原地沒人幫得了你。
朋友能理解包容你。但你最終需要的不是理解,而是走出來。朋友體諒你,但你自己心里得有點數:你已經不是重病的時候了。而且朋友也會累,朋友也有他們的煩心事,也有他們的事要忙,也喜歡正能量的人。
心情不好還是要排解。別太緊張,任何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不一定是發作。
運動。之前癥狀是暴食的別忘了減肥。
記日記寫東西對我有用,可以試試。
找找未來方向和目標。經歷這么多你應該想開挺多事兒。該努力了。
“很多大家發給我的話,看一遍,就好很多了。這些暖暖的截圖,我可能會存一輩子。”
“朋友!吃過剛出鍋的正宗山東煎餅果子嗎?外面脆脆的里面軟軟的,一層生菜,兩層薄脆,按喜好加烤鴨或者叉燒或者其他你喜歡的!
還有還有,在麥當勞的玻璃窗前的位置,冬天,但是還不太冷,曬著太陽吃甜筒?
說到冬天,今年你吃烤紅薯了嗎,金燦燦流著油的滾燙的烤紅薯?這個世界美好的東西太多了,好吃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去試試!”
丨“就當你這幾年去修了個哲學博士”
丨“沒人說愛我,我就以為真的沒人再愛我了”
丨“你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對我、對Ta,真的很重要”
照亮我的人,是偶遇的一個心理醫生姐姐。本來那日,是去辦住院。剛好主任不在,姐姐接待了我。我狀態很混亂,很煩躁,姐姐就一直一直安慰我,一點都不嫌棄我煩。
一周一次的心理會診持續了半年,我的癥狀也改善了很多。后來我想,我能堅持下來一直去復查,很大程度上我都是沖著她去的。
每次想起這姐姐,我就告訴自己:再難也要繼續。不然對不起她。
我男朋友對重度抑郁的我說過的話:
我說我不喜歡生活,他說沒關系,我喜歡他就好了,他替我喜歡生活,然后讓生活善待我。
我說我喪失了享受生活的能力,他說沒關系,他把快樂的事過兩遍,一遍給他,一遍給我。
我在抑郁的第三年才遇到他,所以希望抑郁的你不要絕望,你也會等到那個把你拉出黑夜的人。
哪怕沒等到也沒關系,你的痛苦,有很多人感同身受,我們正在一起經歷著這些痛苦。
這是抑郁研究所的陪伴者計劃中,第十天的任務卡片:;【開動腦洞和Ta合成一個創意拼圖,天各一方的兩個人至少活在同一時空】;陪伴,在病友康復過程中的作用和意義,超乎普通人的想象。
“吃飯”是件平常小事,但對于抑郁癥患者來說是需要互相監督鼓勵的事,因為有你的陪伴,我吃下的飯就是最暖心的藥,下次有機會,我們再一起云約飯啊~
“我們各自有缺憾,合起來后,午餐健康了,你我也健康了,以后我們一定會好起來,葷素搭配,營養均衡”
讀書像是個出口,你陪我一起激活了想象力和感知力,我們可以在書里采蘑菇,也可以在書里追小鹿,雖然不知道終點在哪,但有人一起的感覺真好啊,也許我在意的不是書的內容,而是和你一起讀。
“我多想做一只特立獨行的豬,做想做的事,但沒勇氣;”“你不是為他人的眼光和看法而活,盡管去做,別畏懼。”
從前我一直過的小心翼翼,直到有你陪伴,才知道我也可以百無禁忌
抑郁的軀體化癥狀讓我很難出門,但陪伴者計劃激勵我們在不同城市的同一時間走出房間,我們拍攝所見所聞,交換彼此的作品,我不求一夜之間康復,但愿以后能經常云約會啊~ 我們一起,慢慢康復,慢慢變好。
“你耐心陪我走過15天,我毫無保留講述過去15年,以后有你做朋友,我相信云彩和月色一樣有獨特的美麗,就像開心和沮喪一樣值得認真對待”
“我們可以做朋友嗎,你伸出了手,那一刻整片天空都是花火,15天,伴卿朝暮”
根據《中國抑郁障礙防治指南》:“抑郁癥治療目標是徹底消除癥狀、恢復社會功能、實現臨床治愈、減少病殘率。”;抑郁癥康復的標準至少要包含以下幾點:;所有的癥狀都要消失,而且能掌控以后的狀態;不僅本人覺得康復,家庭、朋友、社會交往人員、治療專業人士等通過本人外顯的言談舉止、學習工作狀態也認為完全康復;大腦會比癥狀出現之前更能應付復雜的學習工作、擁有更豐富的情感、與人交流更加自信、家庭會變得幸福美滿;不再身負抑郁癥標簽,成為法律完全責任人,也是真正的自由人。
康復只是階段性勝利,根據《中國抑郁障礙防治指南》,重度抑郁障礙總體復發率達50%~85%,其中50%的患者在疾病發生后2年內復發。;抑郁癥具有明顯的復發傾向,在首次抑郁確診后,有約半數以上的患者會在未來5年內再次復發,未經過系統治療的患者復發比例高達75-80%,有1/3的患者甚至在第一年復發。
復發頻率會越來越頻繁,每次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未經治療的抑郁發作病程一般持續6-13個月,通過藥物治療可將病程縮短到3個月左右。為了延緩、防止復發,接受科學的周期治療十分必要。
WHO專家建議:
首次抑郁發作治愈后,繼續預防用藥至少6個月;第二次發作痊愈后預防用藥2-3年;第三次發作時,應該考慮終身服藥預防復發。
對于很大一部分人來說,如果未經治療,抑郁會成為一種長期存在、反復發生的問題。
2003年一項全美的研究發現,抑郁癥患者在上一年里平均有16個星期體驗到明顯的抑郁癥狀。這表明抑郁者在大部分時間里至少是中度抑郁的狀態。
2004年一項大范圍的調查研究顯示,多數抑郁者在經歷過一次抑郁發作并恢復后,多達75%的患者在首次發作后還會出現發作,有多次抑郁發作史的人甚至更可能在長時間內處于抑郁狀態。
好消息是,一旦人們接受抑郁障礙的治療,他們的恢復會比不接受治療快得多,并且復燃(首次復發)風險也會降低。
絕大部分人都能從重性抑郁發作中恢復過來,有些甚至非常快。更重要的目標是,盡量延緩甚至徹底杜絕下一次的發作。無論是維持藥物治療還是每個月安排一次與心理治療師的會面,都能極大地減少復燃(首次復發)率和復發率。
同樣讓人欣喜的消息是,接受任何經歷循證檢驗的支持性心理關懷(如家庭支持、朋輩關懷、陪伴者計劃等),其復發的可能性也會大幅降低。
掃描文末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點擊菜單欄“病友社群”加入社群康復是個持續的過程慢慢來,別著急我們陪你一起活到好事發生的那一天歡迎你早日到來祝愿你早日康復
關于“別人教我怎么治抑郁”這件事,網友肯定比醫生更有話要說。今天和大家嘮嘮,那些魔力十足的抑郁癥治療偏方。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兒童抑郁癥的幾個表現
下一篇:你有沒有想過你狀況不是抑郁癥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