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焦慮癥 > 焦慮癥
新型肺炎恐慌背后,無數成年人在家焦慮,越刷消息越喪
謝老師2022-09-15 14:12【 焦慮癥】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01、“看他難過,我也難受”這個春節,一種病毒驟然降臨,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不過一周的時間,情況幾乎一天一個樣。而繼湖北以武漢為主的多個城市“封城”
01、“看他難過,我也難受”
這個春節,一種病毒驟然降臨,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一周的時間,情況幾乎一天一個樣。
而繼湖北以武漢為主的多個城市“封城”之后,春節檔電影全部撤檔,大規模集體活動盡數取消,景區亦紛紛關閉,拜年聚餐都被制止,春節假期將適當延長,開學時間也需調整……
這大概是絕大多數人人生中最“宅”的一個春節了,所有人都順應號召,窩在家里,不敢出游,不敢聚餐,拜年拿利是也不敢去。
特殊時期,不少人都只能刷手機、電腦,刷劇、刷小說……憑此消磨時間。
當然,也有許多人心系疫情,時刻關注著疫區的情況,大罵某些發黑心財的商家,為辛苦的醫務工作者點贊、祈福。
看到好消息時欣喜,看到壞消息時擔憂,這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你看著某些新聞、新消息,乃至咳嗽幾聲就膽戰心驚,擔心自己也有生病的狀況,越看越疲憊,越刷手機越是喪,總覺得頭疼,飯吃不下,睡也不睡不著,身體難受起來……
那么,你可能進入了一種應激狀態,這些身體的不適,是在提醒你:你的心理超負荷了。
02、什么是“替代性創傷”?
在面對重大疫情、災難時,如果長期接收到負面的信息和情緒,人的心理狀態很容易就會受到影響。
曾經在網上看過這么一個事。
當年汶川地震后,有位身體健康的老人,因為長時間持續續關注媒體的報道,把自己搞得吃不好。睡不好,還總是忍不住大哭,最后不得不前往醫院求醫,被發現是過度抑郁了抑郁焦慮癥治療醫院。
在一些災難、疫情發生后,有些人會得了一種“替代性創傷”,變得敏感、厭惡風險。
比如美國911事件后,有心理學家發現,事件發生后3個月,絕大多數美國百姓都對為乘坐飛機產生恐懼,因此選擇汽車出行。
關于“替代性創傷”,微博上一位名為“余婧”的心理醫生說的很好:
人們如果沒有經過特殊訓練,背后沒有專業支持,大劑量暴露在過于殘酷的信息流之下,很容易就會被一些難辨真假的信息卷入,造成替代性創傷。
特別是天生善良、純真、同理心強的人,在看到不好的消息時,很容易就會產生內疚、羞愧等“負罪感”,以致于自己不敢娛樂,不敢放松,死死抓住手機刷新信息。
然而,這樣只會讓你越來越疲憊,不僅無補于事,還會使得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所以,如果察覺自己身體或者心理感到不適,請立刻離開微博等信息來源,去做些放輕松的事情,哪怕只是去看看綠色植物、聽聽音樂。
03、如何緩解焦慮?
如果有人感到不舒服,卻不曉得如何緩解。
那么,可以試試以下這些方法:
1、減少對信息的攝入。
你只需要關注比如人民日報等權威的官方信息,拒絕觀看一些未經證實的謠言、負面新聞。
做到不信謠,不傳謠,至少能夠打消80%的焦慮情緒。
當你覺得犯惡心。心里有點堵的時候,就該立即停下繼續關注相關的消息了。
2、控制看新聞的時間,保持健康而正常的作息。
每天只需要挑出15~30分鐘去了解最新的疫情就夠了。
平時該吃吃該喝喝,健康飲食和作息,有條件的還可以在家中鍛煉鍛煉,提高免疫力,保持身體健康。
照顧好自己,我們才有余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3、娛樂不可恥。
正如前文說的,不少人會產生一種“負罪感”——諸如“患者那么多,大家都過得很艱難,這時候自己卻因為看綜藝/小說/動漫,整天嘻嘻哈哈,就太對不起他們了。”
其實,這樣的自我譴責,大可不必。
說句不好聽的,對方還不知道你是誰,你難不難過,關人家什么事?
而且,適度的娛樂,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緊張、憂慮等情緒,幫助我們減少焦慮。
如果真的是心系疫情,可以選擇在權威的平臺上進行捐款。
在這段時間里,我和一些朋友都是選擇支持慈善捐款,表達一份心意。
4、多與朋友、家人傾訴,相互鼓勵與支持。
我們許多人不得不待在家中,這同時是與家人相處的好時機。
平時我們因為工作、上學等緣故,與家人聚少離多,這時候留在家中,可以多說說心里話,在聯系感情的同時,也把自己的憂慮發泄出去。
有人與你一起相互鼓勵、支持,對未來的生活,會產生更積極的作用。
5、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如果尋常的方法對你不奏效,那么請你盡早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以避免心理狀況惡化,影響正常生活。
我們關注疫情時,更要關注自己和家人。
替代性創傷會對我們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強烈的影響,如果我們不注意,或許還會影響到我們的免疫力。
請記住,這一切都不是你的錯,沒有你的責任。
保護好自己,吃好睡好就足夠了。
04、黎明終會到來
這次的疫情,讓人意料不到。
一時間,各種或真或假的消息在網上流傳,經歷過“非典”時期的人們,更是回憶起當時的不容易,愈發恐懼。
但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從來都不是獨自在戰斗。
先是各省市醫療隊馳援武漢;
同時,有患者在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陸續被治愈、出院,
昨天,有信息公布,在廣東,首株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已經成功分離;
上海科研部門研發出抗病毒噴劑,這給奮斗在最前線的醫護人員,增加了一份保障;……
我有一位朋友就在武漢,但是她每天發發朋友圈,曝幾張自拍,還寫了幾篇文章,在家里宅得有滋有味,她自己并不過度憂慮,也不需要我們這些朋友擔心。
現在,我們其實更要關注自己的心理情況,避免過度攝取信息,以致于造成“替代性創傷”。
黑夜似乎很漫長,但是黎明終將會到來。
前路再難,我相信我們都能踏平。
很贊哦! (人閱讀)
上一篇:兒童焦慮癥如何預防
下一篇:沒有付出行動的焦慮一文不值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