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抑郁癥 > 抑郁癥
陪伴是治療抑郁最好的方法
謝老師2023-03-26 08:30【 抑郁癥】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師解讀:現在抑郁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的人的困擾了,當你的朋友得了抑郁癥的時候你會怎樣?幫助他?或者遠離他?如果要幫助他,應該怎樣才是正確的做法呢?要知道抑郁
現在抑郁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的人的困擾了,當你的朋友得了抑郁癥的時候你會怎樣?幫助他?或者遠離他?如果要幫助他,應該怎樣才是正確的做法呢?要知道抑郁癥真的很復雜呢?其實,陪伴是治療抑郁最好的方法,想要幫助朋友那么就多陪伴他吧!
陪伴不是指揮。
千萬不要強迫病人跟著自己的生活節奏來作息。有些家屬覺得自己沒有抑郁癥,那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一廂情愿認為只要病人跟著自己做,就可以走出困境,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因為抑郁癥有它自己的時間表,當病人處于抑郁狀態,勉強他們做不愿做的事,反而帶給他們更大的壓力,往往會加重病情。
曾經有個女孩住院治療。她母親每天早上7點準時到醫院報到,帶她出去運動。這個女孩本來不想起床,可是不忍心拒絕母親的好意,勉強去運動。結果每次回來后,情緒變得奇差無比,最后導致母女常常爭吵,病人心情更加抑郁。強迫運動的結果,換來的竟是病情比運動前還糟,不想做任何事也不想吃飯。這就是抑郁癥患者不愿做而為了某人(尤其是在意的人)勉強去做之后的情緒反彈。因此,親友們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抑郁癥患者的生活方式,更不要自以為是地強迫患者改變他們目前的作息規律。
過猶不及
還有一種家屬,在面對抑郁癥的病人時,過度關心、過度批判或過度主導,這些對病人有百害而無一利。或許有些家屬,尤其是病人的父母在聽到醫師的勸說時,都急著替自己辯解:“我這樣做哪有錯,我還不是為他好?”“難道我還會害他嗎?”“做父母的關心子女天經地義!”等等。這些言語在心理醫生接觸的患者家屬中,可說是屢見不鮮。他們都犯了一個最基本的錯誤,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而不是設身處地,站在患者的角度來看。
“難道我們就什么都不用做,看著他這樣消沉下去?”這是心急的家屬常會問的問題。其實,默默陪在他們身邊,支持他們,說些鼓勵的話,或者對患者說:“不要擔心我們,只管安心照料自己的病就好”就是最棒的付出了。如果患者情況稍微好轉,便可陪他們做些運動或從事體力勞動。例如陪他們散散步,種種花等,都是不錯的方法,但是切記不可勉強。
最重要的是關心與支持
另一方面,家屬和朋友的關心和支持有助于患者的康復。所以,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抑郁了,你要比以前更加關心他們,給他們打慰問電話,邀請他們去看電影,聽音樂會,看球賽,或參加其他活動。
但是,你不要對結果抱太大的希望,最好讓自己的希望趨近于零,因為他們很可能對你的關心一點都不在乎。當然,這絕不代表他們真的不在乎你的關心,他們只是被抑郁癥這個壞家伙困住了,對很多事情無能為力。
最后,我們也要提醒抑郁者的家人和朋友:當你為患者付出陪伴與關懷的同時,你自己千萬不要因此而陷入抑郁。你應該從事自己正常的活動,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追求自己的快樂。千萬不要認為:我在這時候還笑得起來,簡直是罪過。
那么,家屬該怎么做?
對家屬而言,首要的大事,就是認真了解抑郁癥知識,正確對待患者的情緒。
很贊哦! (人閱讀)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