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dhddf"><mark id="dhddf"></mark></p>

      <ruby id="dhddf"><mark id="dhddf"></mark></ruby>

        <ruby id="dhddf"></ruby>
        <del id="dhddf"></del> <ruby id="dhddf"><b id="dhddf"></b></ruby>
              <big id="dhddf"><ruby id="dhddf"></ruby></big>
              <pre id="dhddf"><mark id="dhddf"><progress id="dhddf"></progress></mark></pre><p id="dhddf"></p><p id="dhddf"><mark id="dhddf"><progress id="dhddf"></progress></mark></p>

                <p id="dhddf"></p>

              <ruby id="dhddf"><mark id="dhddf"><thead id="dhddf"></thead></mark></ruby>
                <output id="dhddf"></output>

              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抑郁癥 > 抑郁癥

              作為抑郁癥患者親友,我能做什么

              謝老師2021-06-03 08:30【 抑郁癥】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之前我們曾經科普過抑郁癥相關知識,包括一些癥狀,原因,和緩解方式,然而文章發出之后,不少朋友給我后臺留言都是“如何跟抑郁癥親友相處”或者“朋友好像

              之前我們曾經科普過抑郁癥相關知識,包括一些癥狀,原因,和緩解方式,然而文章發出之后,不少朋友給我后臺留言都是“如何跟抑郁癥親友相處”或者“朋友好像非常沒精神,我該做些什么”。你們問我這個我是蒙逼的,畢竟我學的大部分抑郁癥相關知識都是對患者本身的研究,沒怎么看過親友系列,所以我特意去問了醫生,醫生也給了我些建議,我整理一下,希望能給各位朋友帶來幫助。

              首先再強調一遍,抑郁癥不是臭矯情,也不是性格的一部分,抑郁癥是病,嚴重的屬于臨床問題,需要看醫生,需要吃藥,需要來自親友的支持。

              我們要跟抑郁癥患者溝通,那就必須要先了解他們。所以我的第一個問題是:

              抑郁癥如何確診,重度抑郁癥的表現,抑郁癥暴食:作為抑郁癥患者親友,我能做什么

              抑郁癥患者理性嗎,他們能與現實接軌嗎,能使用邏輯思考嗎?

              首先抑郁癥患者跟精神病患者(psychotic)完全不一樣。雖然抑郁癥患者會對某些現實產生扭曲的理解,但是他們還是可以分清現實跟幻想的,不會產生幻覺和幻聽。打個比方,我是抑郁癥,李三X是精神病,我們都在街上遇到了Natalie,但是Natalie沒看見我們,所以沒打招呼就走了。于是我想“Natalie不跟我打招呼,是因為我又丑又窮又沒用,Natalie不在乎我,全世界的人其實都不在乎我,仔細想想我還真是沒價值啊”。李三X會想“Natalie已被神秘組織洗腦,我眨眼她就會爆炸,皮皮蝦我們走”。大家可以看到抑郁癥的我是可以通過因果關系得出結論的,而精神病的李三X思考沒有邏輯,并且分不清現實與幻想。

              所謂抑郁癥患者對于現實扭曲的理解,醫生跟我說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了解:對自己有負面看法,對世界有負面看法,以及對未來有負面看法。而對未來有極端負面看法的患者,是企圖自殺的高危人群,如果親友當中有抑郁癥患者,并且對于未來表現的尤其悲觀的話,各位讀者在接觸的時候要小心一點,最好不要放著不管。

              了解完患者的思維模式,我們來看看具體要怎么回應抑郁癥患者的求助。大家在問我問題的時候我挑了一些記下來,找了個機會讓醫生給我講了講。下面我們就具體一些,來說說如何跟抑郁癥患者溝通。

              1.“我覺得我特別抑郁”

              首先醫生跟我說,作為朋友,你肯定會覺得這個時候你要做些什么,能給出有建設性的建議一定可以讓對方覺得我特別體貼,所以可能張嘴就會給出建議:“你做了XXX(比如呼吸新鮮空氣)就一定就會開心了,走,我帶你去”“是不是有人招你了,我們一起去打他”“你就是太閑了,忙起來就不會了”

              但是這個時候,你最不應該做的就是直接給建議或者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你連人家具體什么問題都沒問清楚,你給的建議別人怎么可能會聽。就好像我說“我身上疼”,李三X說“你就是老坐著,你跟我去多運動就好了”,李三X都不知道我哪兒疼,就試圖迅速解決這個問題,萬一是我腿斷了呢,他這樣只能讓我覺得他并不在乎我哪兒出了問題,只想趕緊結束這個話題然后聊他新買的游戲。

              所以Rule #1,不要上來就給建議,次數多了患者可能寧可自己憋著也不會再來向你尋求幫助了輕度抑郁癥的癥狀

              第二,最好不要說“哦,我也這么覺得”。如果對方真的是抑郁癥,你這樣就等于在跟他說“別說了,你說的我都懂,我都能不抱怨,你抱怨都是你太矯情”。剛才咱們也說了,抑郁癥患者是可以使用邏輯思考的,但是他們對于現實的理解通常都被他們的抑郁癥染了顏色。被這樣側面指責為弱者,只會讓他更加負面地思考自己,質疑自己的存在,負面的思維模式被加固,進而加重病情。

              那我們應該怎么回應呢?一般來說抑郁癥患者希望被傾聽和理解,所以醫生的建議第一,表達同情,第二,問清楚具體情況。比如說有個讀者跟我說“我覺得現在做的事情一點意義都沒有,早上醒不過來,晚上睡不著,非常抑郁怎么辦?”,我跟醫生角色扮演了一下,大家看一下這個對話是怎么進行的:

              “我覺得現在不管干嘛都沒意義”

              “你覺得現在做的事一點意義都沒有?這肯定是件很痛苦的事”

              “是啊,周圍的人一天到晚就讓我找個好的工作,但是我晚上根本睡不著,害怕找不到工作被家里人指責,一整天都沒精神什么都做不了”

              “你說你睡不著…那你是想睡睡不著呢,還是根本不想睡”

              “根本不想睡,我害怕睡著了就起不來了”

              “那你一般幾點睡”

              “凌晨5點”

              “你覺得你應該幾點睡啊”

              “3點?”

              “哇,那這之間差了兩個小時呢。感覺一下調整到理想的時間不太容易”

              “是啊,我試了,根本不行”

              “那你覺得4:30行不行呢,還是說4:30也不太行啊”

              “4:30可能可以,可是我怕我不行”

              “唔,我聽到你說過好幾次‘害怕’,感覺你每天都特別怕做不好事情,所以就避免做事情啦?那你覺得怎么辦才好呢”

              “是啊,我覺得非常不好,可能我需要認識到做錯一兩件事也沒關系吧”

              “但是我覺得,要自己強行改變這種思維模式肯定特別焦慮啊,你覺得你自己能行嗎”

              “恩,我可以找個咨詢師幫幫我”

              我們的對話大概就進行到這里,我總結了幾點:

              表達同情,表示“我聽到你需要幫助了,我們來聊一聊”,這樣對方會認為你站在他這一邊,是在真正的為他好。

              要求對方把問題擴展到具體行為,問清楚具體是什么事件給當事人造成了困擾

              讓當事人自己回答自己的問題,也就是“那你覺得怎樣能稍微好一點呢”

              不要求一步到位的解決方式。你們商量出個解決方式,但是到時候執行的是當事人。一定要把目標定得讓當事人可以接受。如果當事人覺得要求太高,那就降低要求

              這就是一個大致對話的模式,在我看來也還算穩當,大家有需要的話不妨一試。

              2. “我覺得沒人在乎我”/“沒人喜歡我”/“我特別討厭我自己”

              這種情況當中,醫生建議不要說的話有“不,大家都喜歡你,難道我們都錯了嗎”“你得自愛,你都不喜歡你自己,別人怎么喜歡你”或者“你不抑郁大家就都喜歡你了”

              雖然是好意,但是這些話基本都會帶來一段毫無意義的爭論:“大家都喜歡你”“不,沒人喜歡”“真的,你看那個誰那個誰那個誰那個誰那個誰都喜歡你”“不,他們都好久沒聯系我了”“你看我聯系你了,我喜歡你”“是我聯系的你”“。。。”這樣根本沒有意義,只會讓患者反復證明給你看沒人喜歡他,從而讓他更打從心里相信沒人喜歡他。

              那一般來講醫生要怎么接觸這些防御性特別高的患者呢?根據嚴重程度,醫生可以根據問題1里的模式,引導患者回答“那你在抑郁癥之前也這么想嗎”,然后間接讓他自己承認是抑郁癥讓他在做決定時直接跳到一個負面結論。

              作為朋友,在交流時一定時刻記得“我的目的是想讓他好受一點,而不是來跟他爭論,試圖證明他是錯的”。因為之前說了,他們可以思考,也可以做出完整的論述,所以你跟他吵架你不一定吵得過,別最后把你也弄得懷疑人生了就不好了。

              3. “想死”

              醫生說有些朋友會想要盡量避免談這個話題,對于曾經提到過自殺的患者,身邊的朋友都盡量試圖不提起這個話題,不然好像在提醒患者“你之前說好了要自殺了啊,你怎么還沒死呢”。但是醫生表示這并不是最好的做法,作為朋友,當患者提出要自殺之后,最好能夠隔一段時間就去跟他確認一下他是否還好。一般來講抑郁癥患者自殺是有計劃的,如果你每次問他,他的計劃都越來越詳細,比如上周說要跳樓,這周連樓都選好了,那就別猶豫趕緊聯系醫院的自殺專線。

              4. “不想看醫生”

              Well…如果你有糖尿病的所有癥狀,那你要去看醫生嗎。抑郁癥一樣的,生病了我們誰也不想的,但一但有了癥狀就要解決他。像患其他病一樣,抑郁癥患者也要經歷一段別扭的時期,解決羞愧感負罪感的同時也要面對財政問題,畢竟就算是咨詢師,一周一次也要不少花費,更何況還存在咨詢師以及醫院的信用問題,下決心去找專業人士是需要一番掙扎的。作為朋友,我的建議是,第一要讓患者明白自己跟家里努力能達到的效果有限,生理上的事情,最好還是找專業人士介入;第二,可以幫忙找些信用良好的心理醫生或者咨詢師,問問身邊的人有沒有推薦的醫生或者醫院,在能幫患者省去不少時間的同時,也能讓患者明白你在非常積極地幫助他,他自己也能夠更加積極的面對問題。

              關于抑郁癥,我其實有時候覺得非常無能為力;患病人群那么大,說得就得,并且對人有著毀滅性的影響,而可靠的醫療資源那么少,疾病本身也并不被人理解,使得患者更加痛苦。我只能能盡自己一點綿薄之力,讓我這里的各位讀者能夠更好地跟身邊的抑郁癥患者溝通,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被理解,被幫助,能夠快點好起來。

              謝謝各位朋友的閱讀,希望大家都能跟親友和諧相處。

              很贊哦! (人閱讀)

              文章評論

              您對本文有什么想法?說點什么吧
              • 全部評論(0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站點信息

              • 網站名稱幸福心理網
              • 建站時間:2011-11-11
              • 文章統計:共2773 篇
              • 文章閱讀:共256453次閱讀
              • 統計數據百度統計
              • 微信公眾號: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p id="dhddf"><mark id="dhddf"></mark></p>

                  <ruby id="dhddf"><mark id="dhddf"></mark></ruby>

                    <ruby id="dhddf"></ruby>
                    <del id="dhddf"></del> <ruby id="dhddf"><b id="dhddf"></b></ruby>
                          <big id="dhddf"><ruby id="dhddf"></ruby></big>
                          <pre id="dhddf"><mark id="dhddf"><progress id="dhddf"></progress></mark></pre><p id="dhddf"></p><p id="dhddf"><mark id="dhddf"><progress id="dhddf"></progress></mark></p>

                            <p id="dhddf"></p>

                          <ruby id="dhddf"><mark id="dhddf"><thead id="dhddf"></thead></mark></ruby>
                            <output id="dhddf"></output>
                          www.gaoav.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