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主頁 > 焦慮癥 > 焦慮癥
越厲害的人,越會利用焦慮?
謝老師2022-09-30 02:30【 焦慮癥】人已圍觀
簡介心理咨詢:人們對于焦慮,好像早就習以為常了吧,生活中常伴的一種情緒,據調查顯示,關于焦慮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種生活狀態了,有34%的人經常產生焦慮情緒,有62.9的
人們對于焦慮,好像早就習以為常了吧,生活中常伴的一種情緒,據調查顯示,關于焦慮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種生活狀態了,有34%的人經常產生焦慮情緒,有62.9的人偶爾會感受到焦慮,只有0.8的人表示從沒有焦慮過,可想而知。焦慮雖然如此廣泛,但大家似乎了解的并不多,一般認為這是一種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情緒,只要自己去控制即可,那么事實真的如此嗎?聽說越厲害的人,越會利用焦慮?
人們對焦慮兩個最常見的誤解
1. 焦慮是一種壞情緒嗎?
從感受的層面說,似乎是這樣的。
當一個人感到焦慮的時候,內心會感到不安,緊張,甚至是恐懼,身體上會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導致坐立不安,難以集中精力專注的做事。
這些都是令人不舒服的體驗。
但是,感受上不好的,并不就一定代表是壞的。
比如,一想到要考試,很多學生就會感到忐忑不安。這種感覺不好受,但是正因為如此,大家才會努力的去復習。
同時在考試的過程中,適度的焦慮也可以提升我們大腦的興奮和意識上的專注,從而有利于自己更好的發揮。
所以,有時候那些讓我們感到不好的情緒卻能給我們很多實際的好處,只要應對得當輕微的焦慮癥。
2. 那些優秀的人,內心強大的人,焦慮會比普通人少嗎?
很多時候,人們有一種幻想,覺得只要自己厲害了,強大了,那些讓自己心煩意亂、無所適從的煩惱都不再成為問題,在心態上也會更從容淡定。
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這樣的,就像剛入職場的時候,那些讓你手忙腳亂,心力憔悴的事情,多年以后再回頭看時就感覺太簡單了,根本不值得為此困擾。
從這個角度說,好像越優秀的人,焦慮應該越少才對。
但實際上,越是厲害的,有成就的人,平時的焦慮反而越多。
因為隨著一個人能力的提升,TA要面對的事情也會越來越復雜。
就像一個普通員工,焦慮的只是手頭的工作,而一個老板,公司里的任何一件事做不好,都會讓他們緊張和不安。
換句話說,他們的高收入是以承受高風險,高焦慮換來的。
從這個角度說,一個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在心態上取決于他能承受多大的焦慮。
動不動就崩潰,心態崩了的人,很難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所以,與焦慮戰斗并消滅它,這種說法太不現實,也太容易誤導人了。
我們應該接納焦慮繼續生活,而不是與之做對。
心理學家奧爾波特認為:
人生重要的課題并不是消除焦慮,而是制造焦慮。
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焦慮水平,可以不斷的挖掘一個人的潛力,從而使之有可能在一個更高水平上成就自我。
也就是說,不要總是和你內心的焦慮對立,而是試著去接納它,并從中獲取力量。
一個人生活的動力有很多種,有的是來源于激勵和獎賞帶來的吸引,但也有的可能是源于痛苦帶給我們的鞭策。
當你習慣了痛苦,它就不會再折磨你,反而會轉過身,推著你前進。
很贊哦! (人閱讀)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 全部評論(0)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